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人文相融话非遗 石刻迸发新活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30  编辑:曹亮亮

在乡村振兴起步的关键阶段,泽库县大力挖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活态传承国家级非遗项目和日石刻,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形成了“传承文化+乡村振兴+旅游发展”发展新格局。

接续时代传承,讲好非遗故事。2021年以来积极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和日石刻技艺传承人培训班,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同时,讲好非遗故事,做好非遗传承。非遗传承人从多角度出发,根据大众真实需求,带领学员不断开发新的非遗衍生品,推进非遗产品跨界融合,提升非遗衍生品价值,打造非遗地域品牌,宣传非遗文化,让非遗融入生活,真正成为有温度的文化传承。培训中,有讲师的故事分享、技师的实际操作和学员的心得交流,课程将国家级非遗项目和日石刻的过去故事、现实传承、将来发展讲解贯穿全程,代表性传承人、参训学员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探寻发展路径,焕发非遗光彩。积极对非遗发展与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产业发展路径等方面开展探索,对非遗保护思维转变、拓展生存空间和传播渠道、创新生存业态、充实传承资金等内容深入探析,并从如何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将宗教与艺术文化相结合让石刻老手艺、老技能焕发出新光彩等方面拓展思路。为非遗保护成果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程中充分发挥文化酵母作用,用石刻产业带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转化,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非遗传承“三位一体”的特色村落,帮助牧民增收致富等各领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非遗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在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有效性、针对性上下功夫,不断满足广大游客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和日村从推进传统乡村旅游石刻产品的转型升级出发,根据自身特点、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石刻传承人将发展乡村旅游致富方面学到的知识、经验与本地旅游文化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深化理论创新实践,由以往雕刻大型石刻佛像、经文等向雕刻精美小巧旅游纪念品转变,让石刻成为宣传泽库、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也让参观者和游客感受到石头上的诗和远方,实现了高原高海拔地区乡村旅游的新突破、新亮点,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为推进泽库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021年10月,和日镇和日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旅游试点村。


内容时间:2021-11-18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