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兴和县活跃着一只脱贫攻坚的硬队伍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3  编辑:曹亮亮

时值寒冬,兴和县赛乌素镇天城梁行政村大疙塔村村民樊茂慧的心里却如火一般热乎。“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各级干部的真帮实扶,让我家这么快有了稳定收入,咱也走上了致富之路。”言语间,樊茂慧高兴之情溢于言表。一年间,樊茂慧从酗酒的麻醉状态中清醒过来,在各级干部帮扶下,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发生在樊茂慧身上的变化只是兴和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激发内生动力、奋力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从吹响脱贫攻坚号角以来,兴和县举全县之力投入其中,从8月开始,该县四大班子领导和包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及乡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同吃同住,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攻克脱贫攻坚这块 “硬骨头”。在这场硬仗中,村村有新闻,户户有故事,而埋头苦干的扶贫干部更是新闻的“富矿”……

80后回乡任村党支部书记 带领村民走出贫困“泥淖”

一路驱车,在蒙冀边界——大同夭乡东三道沟村见到了刚从村里入户回来的80后村党支部书记曹颖。一副黑框眼镜斯斯文文,一身冲锋衣沾满灰尘,然而笑容自信灿烂。

贫穷、落后,是崔颖儿时记忆中对家乡最深的印记。求学、打拼,多年后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创业资金的崔颖,“回去!”成为他心中挥之不去、最强烈的渴望。带领村民从贫困的“泥淖”中走出来,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成为崔颖最想做的事情。

2015年,崔颖回到村里任东三道沟村委会主任,4年里,为村民修建了一条长700米的水泥出村路;发动党员群众维修加固小坝子村的护村坝;带头捐款,为贫困户崔天兰筹措4.7万元手术费……一件件好事、实事赢得乡亲们的交口称赞。

想让村民能够稳定、可持续脱贫,就必须有产业支撑。2016年,在大同夭乡党委、政府支持下,崔颖引入“三到村、三到户”项目资金,在临近国道处建起300多平方米的生态木屋(高庙子旅游度假村)并出租,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带领全村人种植黄芪300余亩,绿了荒山、鼓了钱包;争取40万扶贫资金,建成106.8平方米的服装加工车间,与乌兰察布市晗马服装有限公司合作,采用“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解决了28个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多亏了崔书记,帮我解决了看病、挣钱的大事。”几年前,大同夭乡头道沟村贫困户赵云的妻子常丽霞患尿毒症,需要每周进行3次透析,高昂的医疗费用掏空了这个家庭。崔颖得知后,积极为赵云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减轻了看病的负担,并介绍赵云外出务工,今年赵云家人均收入达到了1万元,过上了有奔头的日子。

驻村第一书记拿出“绣花”功夫 赢得村民一致“点赞”

“黄书记的工作,件件都做在了我们的心坎上。”4年来,黄玉印担任兴和县大库联乡康卜诺村驻村第一书记,为王家梁村通上自来水,让只有12户村民的卞家村人的生活有了大变化。

翻开黄玉印的工作笔记,密密麻麻记录着全村人的家庭状况:谁胆子小,发展产业要多鼓励;谁比较莽撞,要提醒他不要蛮干;谁在村里人缘好,可以发挥带头作用;谁和谁家有矛盾,要避免两家起冲突……“扶贫工作是个精细活,遇到的情况千变万化,但是摸准了大家的性格和情况,总能找到打开心结的钥匙,从而解决问题。”黄玉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使出“绣花”功夫,将一件件实事办到了百姓的心坎上,赢得了康卜诺村全体村民的“点赞”。在黄玉印的带领下,康卜诺村引入马铃薯种植与加工、黄牛养殖等产业,为贫困户开辟了稳定的增收途径,58户贫困户有望于今年底实现脱贫。

696,这是兴和县选优派驻161个村委会的驻村工作队员的人数,这其中有太多的黄玉印们,他们扎根乡村,用辛勤、智慧改变着农村面貌,为脱贫攻坚战贡献出一份力量。

县乡干部引资发展支柱产业 让村民家门口实现就业

“快进家。”说话嘎巴脆的翁凤霞将记者一行迎进了家门。2年前,她一年四季在呼市打工挣钱供女儿上学,从2018年9月开始,翁凤霞就在家门口打工挣钱了,平均每月3700元的工资,比得上外出打工挣的钱,她再也不用抛家舍业了。翁凤霞打工的工厂距她家仅一路之隔,位于兴和县大库联乡幸福村委会的兴和县明兴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明兴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大库联乡引进的一家以生产淀粉为主的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高于市场价收购马铃薯、吸纳就业带动贫困户增收,成为大库联乡带动贫困户增收的中坚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在用工季节,工厂固定用工和季节性用工最高达到150多人,人均月收入3500元以上,直接带动6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而大库联乡政府与该公司以资金托管模式进行合作,乡政府将300万扶贫资金注入企业,并以8%的收益回馈给300多户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

沿着兴商公路,驱车18公里来到民族团结乡,在该乡西北方向4公里处,投资1.65亿元、占地1405亩的乌兰察布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兴和分公司生态养猪一体化产业项目的基础建设已完成,生猪养殖设备安装完毕,只等待隔离完毕的4000头小猪仔“入住”。

该乡党委书记王小君算了一笔账:将京蒙对口帮扶资金450万元注入大北农公司,实行资金托管经营,前3年按年化利率8%、后3年6%分配红利;红利作为9个村委会的集体收入,通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置公益性岗位,每人每年享受岗位补贴1800元……


内容时间:2019-11-2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