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敖汉旗
敖汉旗:强化科技示范区建设 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者:郭永鹏   发布时间:2017-06-08  编辑:

2016年,旗农业局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强化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工作。通过引进和筛选高产、高效杂粮及经济作物新品种,探索高矮科作物间套作、早熟与晚播作物复种新模式,完善各作物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示范效果。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种植和示范推广工作,将为全旗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起到示范性的指导作用。
一、敖汉旗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内容和试验示范效益分析
基地建设情况:基地落实在萨力巴乡萨力巴村永芳家庭农场,由旗农业局、萨力巴乡政府、萨力巴村、永芳家庭农场共同落实完成。示范区占地面积3000亩,试验面积200亩,示范面积2800亩。其中,马铃薯复种向日葵试验面积10亩,向日葵间套作杂豆试验面积60亩,新品种筛选试验面积60亩,新型肥料及水肥一体化试验60亩,地膜类型试验10亩,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示范面积300亩,向日葵与黑豆间套作大面积示范1500亩,覆膜晚熟西瓜面积1000亩。
(一)马铃薯复种向日葵试验
试验设计前茬作物为马铃薯,品种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五月鲜,应用大垄高台覆膜技术,在7月上中旬成熟上市;后茬作物为杂交向日葵,品种选择SH363,前期应用育苗移栽技术,后期应用覆膜技术,完成正常成熟。
产生效益及示范作用:一是马铃薯复种向日葵模式的创新,说明在敖汉旗实现了一个生长季节先后种植两茬作物大田作物,还能够保障正常成熟是可行的。模式的创新可以说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耕地资源的种植效益,经测产,马铃薯亩产1500公斤/亩,由于成熟上市较早,市场价格是2—2.4元/公斤,仅马铃薯产值是3000元以上;向日葵产量在300公斤以上,按照市场价8元/公斤计算,产值也在2400元以上,马铃薯和向日葵两项总产值在5400元以上,扣除投入2200元/亩,亩纯效益在3200元以上,较常规种植马铃薯亩增收900元/亩,较常规种植向日葵亩增收1200元/亩,较常规种植玉米亩增收2700元/亩。二是向日葵育苗移栽技术的创新,此技术有效避免了田间鼠害、鸟害的发生(田间鼠害、鸟害的发生是影响向日葵产量的最大因素),保证了向日葵全苗,增加了向日葵产量。向日葵育苗移栽技术较常规种植多投入120元,但是增产效益在500—1000元/亩。
(二)向日葵间套作杂豆试验
试验设计向日葵与绿豆、黑豆、红小豆间套作,间套作设1:3和2:4两个模式处理(即向日葵1个膜带与杂豆3个膜带,向日葵2个膜带与杂豆4个膜带。
产生效益及示范作用:一是筛选出最佳的套作模式,既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又有利于实现机械化作业,节省人工投入,为今后全旗大面积机械化种植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实现了作物产量的增加和种植效益的大幅提升,由于两种作物一高一矮,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充分利用了边行效应。向日葵间套作杂豆混合亩产在360公斤以上,其中向日葵亩产在200公斤以上、杂豆平均亩产在160公斤以上,亩产值在2880元/亩以上,扣除投入成本900元/亩,亩纯效益在1980元以上;三是发展了避灾农业,两种作物可以实现效益的互补,应对市场价格的变化,降低种植风险;四是解决了向日葵不能连作重茬种植的难题,虽然向日葵种植效益好,但是不能重茬,轮作期是5年,所以限制了向日葵的种植。向日葵间套作杂豆可以在下一年实现向日葵与杂豆互换轮作,解决了向日葵在同一块地上不能连作重茬种植的难题。
(三)新品种筛选新技术摸索试验
试验安排共9种作物,42个新品种,包括绿豆、黑豆、红小豆、谷子、芝麻、玉米各5个,高粱6个,向日葵4个、藜麦2个新品种。
产生效益及示范作用:一是筛选出各作物高产、优质新品种,各作物的不同品种在同一地力、统一管理水平下,秋季测产排序、优中选优为下一年推广新品种奠定良好基础,经测产分析,辽宁大粒黑豆、华东1号、龙博7号、A061、驻芝16、张杂13等品种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有一定优势,适合在本地区推广;二是摸索、完善各作物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各作物统一应用全覆膜、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机械精量播种、病虫草害生物综合防治等技术,最大限度的挖掘各作物单产潜力。经测产,绿豆最高亩产能突破200公斤、黑豆和红小豆亩产能突破250公斤、向日葵亩产能突破350公斤(干籽)、芝麻亩产能突破180公斤、谷子亩产能突破750公斤。
(四)新型肥料、水肥一体化试验
在玉米、谷子、向日葵、杂豆、洋葱五种作物上开展试验,这些试验将为今后各作物配方施肥和新肥料应用提供可靠依据,为敖汉旗全面实施减肥增效,实现化肥零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玉米、谷子、向日葵、杂豆等作物亩节肥15公斤,亩节本增效120以上;洋葱节肥80公斤/亩,亩节本增效740以上。
(五)地膜类型试验
安排降解膜、黑地膜、粉地膜、白地膜、黑白相间地膜与露地种植对比试验,为今后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和高效优质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六)高效经济作物种植示范
落实圆葱种植面积300亩,落实覆膜晚熟西瓜种植面积1000亩。经测产,圆葱亩产5吨以上,按照市场价1200元/吨计算,亩产值6000元,扣除投入成本3500元/亩,亩纯效益2500元;覆膜晚熟西瓜亩产5吨以上,按照市场价900元/吨计算,亩产值4500元,扣除投入成本1800元/亩,亩纯效益2700元。
(七)间套作示范
向日葵与黑豆间套作1:2模式,种植面积1500亩。向日葵间套作黑豆混合亩产在380公斤以上,其中向日葵亩产在200公斤以上、黑豆平均亩产在180公斤以上,混合亩产值在3040元/亩以上,扣除投入成本1000元/亩,亩纯效益在2040元以上,较常规种植玉米亩增收1540元/亩。
二、意见与建议
(一)以“两压缩、两增加、一促进”为种植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实施“6431”工程,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十三五”时期,按照“稳粮、优经、扩饲、提特”的要求,以“两压缩、两增加、一促进”为种植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压缩玉米、高粱,增加高效经济、饲用等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促进设施农业建设。
针对我旗设施农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农业提效、农民增收、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科学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出台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现有的“畅俏”等蔬菜品牌, 增加设施农业中的食用菌、北虫草、双孢菇、灵芝等优势特色品种的生产比重;积极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加快绿色食品认证认定,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以特色、质量抢占市场;鼓励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设施农业,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体系,扩张设施农业规模,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有效链接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重点推进“6431”工程建设,(“6”即建设6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4”即建设4大专业区,“3”即打造3大产业带,“1”即建设1条设施农业走廊)。确保在2020年400万亩耕地上实现4个100万亩的建设目标,即玉米、高粱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经饲作物种植面积100万亩、谷子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其他杂粮杂豆种植面积100万亩。
(二)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支持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殖大户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加快脱贫攻坚进程的“新引擎”。
截止目前,全旗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60.3万亩,占全旗耕地总面积的28.7%,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640家,共有16540户农牧户加入合作社,入户农牧民69560人,辐射带动农户数达71000户,基本覆盖了所有农业产业。
(三)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力度。
以市农牧业“3661”工程为指导思想,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抓好三个农业产业园建设。一是抓好新品种种植试验示范园建设,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合当地种植发展的农作物新品种,实现品种更新换代,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打下基础;二是抓好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园建设,示范推广农作物间套作、全覆膜、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旱作节水、秸秆还田等农业综合配套新技术;三是抓好传统农家品种保护种植示范园建设,开展传统农家品种搜集整理种植,筛选出品质好、质量高、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推广种植,并做好航天种子的培育工作。
(四)进一步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依托农业项目的实施,大力推广膜下滴灌、喷灌等农业节水措施,加大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农艺推广力度。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肥料试验和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示范,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加大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力度,提升耕地有机质含量。推广使用0.1MM以上便于起拾的地膜,加大残膜回收力度。

内容时间:2017-03-14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