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河南商城:稻鸭共作 绘就农业绿色发展新蓝图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2-23  编辑:曹亮亮

深冬季节,走进河南省商城县李集乡,一片片金黄色的稻鸭共作田里到处散发着诱人的米香,一串串沉甸甸的长粒香粳稻,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这片稻田属于李集乡永丰合作社。记者看到,成熟的稻谷个个笑弯了腰,联合收割机来回收割,社员们不停地将收上来的稻谷装入仓库,一片冬日里最具乡土气息、丰收的景象在这里呈现。

谈起稻鸭共作,永丰合作社理事长蒋仁山喜出外望,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润在心间。他说,2018年,在商城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发展稻鸭共作,今年已是第四个年头,从最初的50亩试验示范,发展到连片种植800余亩。今年的天气雨水比较好,加之自己又种了优质长粒香粳稻品种,水稻质量和产量都很好。为了提升鸭稻米的品质、口感,合作社又把鸭稻的收获期延迟了一个月,真正实现了鸭稻米“鸭滋为稻、霜润成米”的品质内涵。据目前收割的情况测算,一亩田产量可达1000斤以上,而且水稻不愁卖。目前市场“订单”收购价2.3元/斤,单水稻一项亩均收益2000元以上,加上稻鸭共作放养的优质麻鸭,平均每只可卖到150元以上,亩均麻鸭收益可达3000元以上,是传统种粮效益的3倍以上。

商城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大别山北麓,是老区、山区、库区、国家生态功能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是粳稻生产的南缘、籼稻生产北缘。水稻作为商城县种植历史最久、覆盖面最广的优势产业,常年种植面积50万亩以上,产量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2021年,全县发展标准化稻鸭共作3万亩,商城县稻鸭共作绿色循环生产模式已被作为信阳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典型模式之一。

据了解,稻鸭共作是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益尝试,其原理是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麻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原生态无公害高效益鸭稻产品为目标的复合生态系统。利用麻鸭旺盛的杂食性,消灭害虫、杂草,同时鸭子在田间活动,能将稻田水搅浑,起到中耕松土、刺激水稻生长的作用,排出的粪便又可为水稻提供营养丰富的全价有机肥料,从而实现生物防病、除虫、除草及生态培肥的多重目标。稻鸭共作是在传统稻田养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科学、更合理、更易于为农民接受、可持续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稻鸭共作既可保证食品安全,提高农产品质量, 又能够实现稻田可持续种养,解决农业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我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稻鸭共作为抓手,按照‘市场导向、订单带动、绿色发展’的思路,以稻鸭米等为主打的商城县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呈现新变化、焕发新活力、取得新成效、上了新台阶,解决了卖粮难题,又实现传统农业提质增效,在商城县稻鸭共作产业已悄然成为了富乡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商城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胡敬东说。

该县优质稻米产业协会秘书长王世华饶有兴趣地告诉记者,今年商城县鸭稻喜获丰收,下一步,协会将鼓励合作社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市场,以提高鸭稻附加值。


内容时间:2021-11-30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