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印江:决战“四场硬仗”助推脱贫攻坚“整县摘帽”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3-03  编辑:陈亚丰

印江自治县紧盯“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按照“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则和“76554”工作方法,全力推进“四场硬仗”,帮扶帮到点子上、扶贫扶到根子上,确保脱贫攻坚“整县摘帽”。

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抢抓国家实施大扶贫战略机遇,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补齐农村水、电、路、讯、房、寨等基础设施短板。建好通村通组公路,确保群众出行顺心。多方筹资,创新建设模式,积极创建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示范县,共投资20.69亿元,建成农村公路3011公里,惠及群众39.2万人,全面改善了全县广大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条件。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确保群众用水放心。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城乡供水管网、城乡合并联网供排水系统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整合资金3.18亿元,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强化用水安全保障。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确保群众居住安心。按照“户为单位、整组推进、村有亮点”原则,累计投资5.36亿元,实施5.15万户“四改一化一维”,完成联户路1866公里,采购垃圾收运车53台,修建垃圾池602个,垃圾转运站18座;安装路灯64930盏,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强化电力通讯设施,力求群众生活舒心。以城镇、农村及产业供电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城乡智能电网建设,解决农村用电“卡脖子”、电压低等问题;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实现县城区全域公共免费WIFI建设,全面提升城乡供电、通讯水平。

打好产业就业扶贫“持久战”。产业扶贫稳增收。坚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原则,科学规划“2+N”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茶和食用菌两个主导产业,同步发展精品水果、生态畜牧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2014年来,投入产业发展资金5.94亿元,累计发展茶园面积27.57万亩、食用菌3亿棒、精品水果13.05万亩、中药材8.2万亩,引进农业龙头企业31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97个,累计带动13966户53070名贫困群众增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农户”等模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村100%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专业合作社,10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覆盖。农村电商拓市场。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借助农村淘宝、贵农网、黔邮乡情等购物平台,发展网商网店238家,开通各类村级电商服务站186个,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中心和电商服务站无缝对接。先后被列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返乡农民工创业试点县”,切实发挥了电商扶贫的效果。旅游扶贫促发展。坚持把旅游扶贫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以旅游突破年为抓手,以旅游扶贫“九大工程”为载体,构建景点系统和集散体系,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提升配套服务和综合管理水平。全力推进“旅游+”,成功签约木黄红色旅游小镇、东郊温泉小镇开发项目,成功打造团龙、亚盘林、石板寨、凤仪等乡村旅游点,大圣墩、状元茶、朗溪石漠化公园等景区景点建设取得新成效。同时,加大文化旅游宣传营销,吸引四方来客,旅游扶贫切实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就业扶贫保民生。坚持“智志双扶”,精准抓好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切实做到“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确保建档立卡“缺技术”贫困户至少有1人参加培训就业,组织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7834人次,多渠道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和外出转移就业。按照“政府推动、精准服务”原则,精准提供岗位信息。2014年以来,就业扶贫设立企业用工信息栏371个,发布用工电话短信1.7万余条,发放用工手册9万余份,举办招聘会60余场,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12650人。生态扶贫促增收。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全力推动生态扶贫。2014年以来,投入林业生态建设资金3.46亿元,实施新一退耕还林20.39万亩,覆盖169个村,惠及贫困人口4697户30566人;新增538名生态护林员,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每年兑现公益林补助105.52万亩,覆盖311个村,惠及6356户22021人。

打好易地扶贫搬迁“阵地战”。坚持“以岗定搬、以产定搬、通不了就搬”的原则,专门组建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年以来,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11.24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022人,已搬迁19095人,剩余6927人于2018年12月底全部搬迁入住。同时,着力强化后续扶持,全面落实搬迁群众与本地居民享受同等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政策,搬迁群众新农合参合率100%,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全部解决;成立了移民就业服务中心,专门负责移民就业培训和就业引导,切实开展劳务协作,先后组织搬迁群众开展电工、烹饪、家政等职业培训1828人次,促进县内搬迁群众就业创业2595人。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党工委,设立易地扶贫搬迁点党群服务站和“爱心超市”,形成“移民党建+”服务模式。统筹做好风气教育、习惯教育、社会治理等工作,着力提升后续服务管理水平,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真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保障“歼灭战”。2014年以来,该县按照“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全面加大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力度。一是保障学有所助。全面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省市教育资助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健全完善教育资助体系,解决“读书难”问题。2014年以来,累计兑现教育资助资金6.4亿元,受益贫困家庭学生达141.9万人次。保障病有所医。稳定新农合政策,巩固参合率,确保所有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医疗健康扶贫政策,坚决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精准落实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政策,确保贫困人口经转诊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0%,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项目,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自付未能报销部分进行社会救助,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加快推进县医院、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设,实现县乡“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全覆盖,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2014年以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及住院68.26万余人次,兑现医疗救助金额2.97亿元。保障住有所居。坚持“应改尽改、需建则建”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村住房拉网式大排查,实现危房改造对象认定精准、农户信息精准、农户属性精准、等级认定精准“四个精准”,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2014年以来,完成危房改造33095户,累计投入资金3.75亿元。保障困有所济。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实行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双线合一”,对重病、重残等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社会保障兜底;将符合低保、特困供养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民政兜底,农村低保提升至3876元/人/年,特困供养增加至760元/人/月,孤儿生活费上升至800元/人/月。2014年以来,发放社会保障兜底资金共计5.82亿元,其中农村低保金5.52亿元、特困供养资金2400万元、孤儿基本生活费600万元。对因突发意外造成临时生活困难的家庭实行临时救助,救助8229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725.44万元。

内容时间:2018-12-25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