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安徽颍东:小村庄里的“消费扶贫群”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3-05  编辑:霍刘锦

     “少到几把青菜、几十个土鸡蛋,多到几十吨的西瓜、黄豆,线上线下要想办法给村里的贫困户找到买家,让他们的劳动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脱贫效果……”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袁寨镇的一个偏远小村庄里,一位脱贫不久的村级电商建立起一个消费扶贫“微信群”,义务推介农产品,给村里的贫困户们打开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仲夏时节,万物并秀。笔者来到颍东区袁寨镇河北村,在驻村点长姚宗汶的引领下,走进了东昇农民专业合作社。“趁着早上凉快,大家再加把劲,这批瓜卖出去,基本上是大头着地了。”有两个人边走边聊、从旁边的西瓜大棚里走了出来。姚宗汶介绍,说话的是合作社负责人余强,身边那位走路不便的是邻村的“电商能人”高春虎,他们俩联手把合作社的西瓜卖出了70多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00多万元,带动入股的16个贫困户家庭户均增收3500元。

  “我们跟西瓜采购大户建立销售联系后,卖西瓜都不要出地头,不但降低了销售成本,而且价格也卖得好,利润比往年高出来50%,一亩地的纯收入达到了6000多元。”余强说道,“线上联系、线下交易,补上了合作社销售经营能力不足的短板。”

  据驻村点长姚宗汶介绍,高春虎是邻村同庄村人,因腿脚有疾,家庭劳力不足,2014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在“互联网+智慧乡村”的电商扶贫政策支持下,从一个普通网点发展成了阿里巴巴“零售通”铂金会员,小门店做成了偏远小村里的百姓首选大超市,家庭收入由原先的几千元增长现在到10多万元,2016年成功摘帽脱贫了。

  脱贫后的高春虎在自家的超市设了一个扶贫产品专柜,搞起了消费扶贫,专门卖村里贫困户的农产品:几斤蕃茄、几把豆角、一框茄子、两袋土豆、一篮青菜、几十个土鸡蛋……“量少了就零售、量多了就上行”,一个月下来有一万多元的销售额,全数返给贫困户。


      今年3月,高春虎的电商网点由当初的“便民类”晋升为“综合类”,镇里鼓励他拓宽农产品上行服务业务,推介本地的特色农产品,他赶紧在惠农网上建立起了自己的“消费扶贫群”,图文并茂地介绍河北村沙土地西瓜。很快,河北村西瓜“味甜、瓤沙、汁多”的特点得到了市场的青睐与验证,仅5月底6月初,高春虎亲手推销出去的第一茬西瓜就有40多万斤,经他介绍卖出去的西瓜至少有400多万斤,从中他没有收取一分钱的交易费用。

  为维护好“消费扶贫群”,“一辆电瓶车、一个本子、一支笔、一部手机、一幅耳机、一个充电器是必备的装备。”高春虎说,适时更新惠农网信息,及时到瓜田拍取第一手视频资料,亲自观看瓜型、品尝瓜味,记录现场感受,迅速分享给“消费扶贫群”,做一个诚实守信的电商人,市场才会变大,赢利才会长远。在惠农网上,高春虎推介的颍东沙地西瓜一直排名靠前。

  目前,“消费扶贫群”又增加了武汉、常州、苏州、合肥、郑州等地的采购大户,大户联系着大市场,大市场的背后意味着大消费与大需求,颍东区9个乡镇中已有6个乡镇的扶贫种植示范点与“消费扶贫群”建立了西瓜销售渠道,一个“电商+合作社+消费扶贫”的平台正在悄然形成。(戚武奇)

内容时间:2019-07-02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罗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