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社会性别     检索到  24124  条相关信息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之后,借助国际发展领域的扶贫合作项目,社会性别在中国的社会组织中得到普遍传播。2008年前后,随着国际机构撤离中国,国内公益慈善资源和中心发生改变,社会性别随之边缘化。2015年借纪念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0周年之际,公益圈的女性主义者喊出“北京再出发”“重提社会性别”“社会性别让公益更有效”的倡导声音,使社会性别性别平等再次...

作者:高小贤 出版时间:2016-06-01

在以上各章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对社会性别与艾滋病的关系进行总结,概括了社会性别演变的一般规律,并对社会性别理论进行反思,提出完善理论的建议;同时,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对艾滋病防治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作者: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词: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性别以及社会性别机制的基本涵义;其次本文介绍了出于研究需要构建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社会性别机制;最后经过分析指出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男孩偏好是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男孩偏好是社会性别不平等机制的后果,父母预期男孩能够给家庭所带来的各种回报要远远多于女孩,因此形成了生育中的男孩偏好,从而出现出生性别比失衡的...

作者:朱秀杰 出版时间:2011-03-01

本文介绍了社会性别机制的作用过程:社会性别机制在宏观层面的作用过程主要表现为国家法律、政策制定及其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性别化影响。中观层面的作用过程主要表现在社区内存在着社区成员认可并遵从的价值观念和规范,这些非正规安排影响着社会资源在社区成员间的分配和调整;微观层面的作用过程主要从家庭内部获得各种资源的权利和机会以及家庭事务决策权的性别差异角度来分析。

作者:朱秀杰 出版时间:2011-03-0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广泛开展的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行动之一, 即是对各领域的各级决策者和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社会性别培训;①与此同时, 国内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认识逐渐提高。②在这种背景下, 联合国开发署驻华代表处于1997年秋设立《社会性别与发展培训手册》(中文) 编写项目, 成员有卜卫、王佐芳、冯媛、张李玺、杜洁、李慧英。经过培训及半年多的编写和...

作者:京津社会性别与发展协作者小组 出版时间:2006-03-01

本报告是对公共政策与社会性别意识的关系的分析。报告首先分析公共政策与社会公正的价值目标,并指出公共政策决策群中“女性代言人”的缺失,提出公共政策体系层次上的社会性别问题,最后说明促进社会性别意识的决策主流化。

作者:刘莉 李慧英 出版时间:2007-08-01

2010年,中国新世纪十年扶贫规划进入最后一年,在新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经济秩序背景下,在新的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措施中,应重新审视扶贫政策,也应运用更为宽泛的概念去度量贫困现状。本文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中国十年的农村反贫困政策和措施,衡量进步、发现挑战并提出建议。

作者:赵群 出版时间:2011-05-01

村规民约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管理制度。传统父权制框架下的村规民约在村民资格、村落资源与福利分配、家庭资源与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着性别不平等、不合理的内容,而这些不平等在全球化、市场化下对妇女的制约和影响更为凸显。

作者:李亚妮 出版时间:2012-10-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