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民间传统艺术     检索到  40500  条相关信息

云南小牛场村的民间传统艺术主要包括对歌、舞蹈、绘画和刺绣。小牛场村的蓝靛瑶男女老少人人都会唱歌,每逢村寨有重要活动,如喜庆佳节、婚丧嫁娶、走亲串户、谈情说爱、祭祀活动都要唱歌。河口蓝靛瑶民间舞蹈与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称之为宗教性的舞蹈,一般用于度戒、祭龙、丧葬等宗教祭祀活动中。关于河口瑶族民间绘画艺术,在小牛场村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只实地见到一些宗教祭祀...

作者:出版时间:2012-04-01

针对传统手工艺的学术研究一直围绕当代艺术学中有关艺术文本、艺术产生主体与接受者这些艺术生产过程中的单一要素、个别环节以及艺术关系进行拆解性分析研究。传统手工艺艺术语境的缺失是当下中国都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艺术理论问题,在新民俗元素诉求与日俱增的今天,对民族手工艺的活化设计与都市化再生研究也逐渐凸显其重要性与迫切性。本文以杭州丝绸类手工艺产品为例,在深入分析其...

作者:王怡 出版时间:2014-06-01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多民族、多宗教共存的区域,也是最富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代表性的区域。在树立中国文化自信的当下,保护、传承与发展黄河流域的文化艺术具有特殊的意义。热贡艺术作为青藏高原的一朵奇葩,成为黄河流域各民族相互交融所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本报告简述了近年来黄河流域热贡艺术的发展状况,从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互生的角度,分析其在新时代...

作者:兰超 萧睿 史钟颖 出版时间:2022-10-01

慈善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和文化,最重要的不是让它成为一种制度,我们要让它内化为人的行为,内化为人心的良知的东西。

丝绸之路图案艺术在历史发展中是一个多元化存在的文化现象,多民族图案共生的存在形态归根于民族迁徙带来的多民族聚居现象。从丝绸之路文化的共时性来看,游牧化的生存空间和以发展各民族之间贸易交流为目的的众多民族聚居形成的社会空间,促进了图案多元存在以及多向发展;就丝绸之路文化的历时性来看,各个时期由于民族迁徙、斗争、聚居和贸易带来的文化冲突和文化接受,使得更广泛的印...

作者:冯文博 出版时间:2019-07-01

本文研究了以艺术建构经验研究为主旨的艺术人类学探索,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艺术人类学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原因;艺术人类学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方式以及艺术人类学迈向艺术建构经验的研究内容。

作者:何明 出版时间:2012-01-01

广州市荔湾博物馆、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古玩商会等联合主办的“十三行艺术珍品展”,是一次具有开拓性、学术性的艺术展览,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十三行这张广州的历史文化名片。展览通过特殊界定、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中外工艺美术珍品,令人感受到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曾在十三行这个国际舞台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同期,18世纪欧洲洛可可艺术也在十三行登陆,一种追求精致、轻巧、纤秀的艺术...

作者:杨宏烈 出版时间:2013-03-01
所属图书: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出版时间:2007-0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