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性别符号     检索到  6902  条相关信息

中国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及国际标准中的男裤女裙性别符号未反映男女生理差异,且男性符号多次代表女性,体现了以男性为正统的父权文化观念。应尊重各性别个体的主体性与多样性,消除公共信息符号中的性别歧视,正视女性主体及男性穿裙权利。可改变男裤女裙符号,用似1和0的图形表示,或改变多数男性不穿裙的习俗,或公共卫生间不区分性别,以坐便器或蹲便器图形表示。归根结底,应借鉴瑞典...

作者:陶慧 出版时间:2014-10-01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教育与社会问题。以布尔迪厄资本理论审视这一问题,可发现其根源在于女大学生的资本弱势。女大学生资本弱势主要体现在文化资本与符号资本弱势;文化资本弱势源于女大学生在专业区隔与文凭等级中的不利处境,符号资本弱势则是有关男女两性符号系统权力作用的结果。女大学生资本弱势是社会结构合谋的产物,因此,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性解决,需要结构性...

作者:周小李 出版时间:2012-10-01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符号分析的方法对2002~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展开了性别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有关女性的刻板印象部分消解,但传统的性别意象仍然存在,且女性群体内出现了年龄和职业的区隔。性别图景的复杂化,折射出国家与市场相互交叠与冲突所导致的性别话语的二重性。其叙述方式则表明传统的性别文化以面纱的形式更为隐蔽地存在,限制了两性平等发展的机会和自由。建构真...

作者:王小璐 出版时间:2014-10-01

本文主要分析了女大学生村官对“女性符号”的策略性运用。大学生村官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因其“局外人”身份在传统乡土社会中遭遇多种阻力,其中的女大学生村官还要面对额外的性别压力。通过民族志研究,本文展现了Z市女大学生村官如何将“女性符号”转化为家庭角色公共化、性别“软策略” 、身体特质工具化的日常生存策略中的“弱者的武器”,以应对其自身所处的多重困境。但“弱...

作者:王海宇 刘扬 出版时间:2021-12-01

本文内容包括经济的社会性关联与价值悖论的展现、价值与货币的本质探析、货币符号象征的制度文化意义。

作者:陈庆德 杜星梅 出版时间:2019-08-01

艺术永远钟情于人类两性世界,女性形象是艺术的永恒内容。不论是古老的文学艺术,还是悠久的戏剧艺术,不论是近代的电影艺术,还是当代的电视艺术,概莫能外。但是,这些艺术中的女性形象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载体却蕴涵着不同的意义和内容。而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大陆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置身于现代文化、传统文化、性别文化与商业文化并存的空间文化环境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哪些特点,体...

作者:李慧英 出版时间:2005-08-01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兴起,网络低门槛、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得更多女性参与其中,有关“互联网思维是女性思维”“互联网时代是女性时代”的呼声异常强烈。然而,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网络并非性别中立的,而是存在延续传统性别观念的“虚假意识”问题,并且呈现有别于现实社会的一些特征。为此,笔者建议进一步完善性别平等的国家机制,增强公共政策的性别视角,加强网络监督,弱化直至消除...

作者:南储鑫 出版时间:2018-04-01

本篇首先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扫盲教育的发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扫盲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推进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的趋势和建议。

作者:任一明 张春晓 出版时间:2008-10-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