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人文地理学传统     检索到  35205  条相关信息

美国灾害社会科学研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社会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传统。本论文通过文献调研、人物访谈和非参与观察等方法,对人文地理学传统的典型机构科罗拉多大学自然灾害中心做了个案研究。透过“人类生态学”理念分析出了灾害研究的实用主义哲学底色。基于价值观念、制度安排、组织设计、物质基础等“体制化”维度,细致梳理了自然灾害中心的奠基、使命、演化及影响。最后,...

作者:黄晓伟 张成岗 出版时间:2017-12-01

本文分析了凡村人际关系中的个体化现象。社会变革使传统村落中的年青一代第一次面对与其父辈不一样的社会,从而出现了代际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年轻人中间产生了一种趋向于物质主义、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趋势,但本文指出,不能认定中国的个体化现象的发生会必然地导致无公德的个人的出现。若要重建凡村的传统人际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尝试建构一种新型共同体,或者可以称之为一种由不...

作者:赵爽 出版时间:2023-06-01

本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的生殖崇拜和传统生育文化,接着介绍了传统生育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作者:汤兆云 出版时间:2019-05-01

我国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进行。本报告以传统戏剧的传承与保护现状为基点,从名录机制、人才培养、抢救性工作、展示展演等方面进行分析,关注传统戏剧在受到保护的情况下仍存在的相关问题。就目前的保护现状而言,仍需对传统戏剧,尤其是濒危剧种进行深入发掘、抢救、传承与保护。

作者:李杨 罗猷敏 出版时间:2015-05-01

传统时期太湖东部平原的聚落具有“浜村相依”的普遍特征,河浜是聚落景观的主体,具有提供饮水、交通、农田排灌等各种实用功能,同时还是民间风水信仰的精神依托所在。家族墓地围绕河浜而构建,更是聚落风水的聚焦点和家族福祉的寄放地。跨越河道的桥梁具有利通衢、益行旅、便耕耘等实用价值,由此逐渐衍变为乡村道德教化与慈善的载体。乡村各群体在对河浜、桥梁与风水的共同占有、享受、...

作者:吴俊范 出版时间:2018-12-01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对传统农区工业化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概括与归纳,具体包括工业化模式、工业化运行机制以及推进工业化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试图从中梳理出传统农区工业化次生中的次生这一特殊性质,为传统农区工业化空间分异的解释寻找切入点。

作者:张建秋 出版时间:2019-10-01

中国传统信用担保制度产生极早。从广义信用担保制度来看,由国家法律构建的正式制度与由风俗习惯构建的非正式制度,是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正式制度发展不足,传统信用担保制度中非正式制度色彩更浓一些。传统信用担保制度的产权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运行环境是比较封闭的乡村熟人社会,乡绅保人、信誉机制是维护信用担保制度运作的关键。

作者:赵学军 出版时间:2018-10-01

本报告探究了如今在很多乡村悄然回归的传统教化,如何进入乡村治理体系以及以怎样的治理逻辑实现对乡村治理效能的补充的问题;探讨了教化传统及其文化权力网络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满足当下乡村治理需要的新手段而重新焕发生机的问题。

作者:张曾 饶静 出版时间:2019-07-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