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脆弱大国”     检索到  9240  条相关信息

本文内容为“‘大国三农’系列丛书”的序言。

作者:吴林海 浦徐进 出版时间:2019-12-01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气候变化已从一个相对模糊的科学话题发展成为全球政治议程中的一个关键议题。〔瑞士〕托马斯·伯诺尔、〔瑞士〕莉娜·谢弗:《气候变化治理》,刘丰译,《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8页。温特甚至认为,“由于潜在而可怕的长期威胁,且短期内少有国家能在共同应对并采取强有力措施方面获益”,气候变化成了目前最重大...

作者:出版时间:2019-09-01

客观而言,自然世界的气候环境变化始终是一个变动不居的事实。人类自有史以来,生产生活也始终与气候变化等自然条件密不可分。然而,当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为政治所裹挟,环境/气候政治由此形成。于是,作为政治议题的气候环境问题,其行为后果似乎难逃这么几种可能情境:要么通过政治行为体的良性互动寻求某种合作治理,以降低或化解气候环境风险;要么长期徘徊于行为体间政治博弈进程,...

作者:出版时间:2019-09-01

1997年《京都议定书》的通过,成了全球气候政治进程的分水岭。在京都协议之下,民族国家利益似应让位于政治经济合作,以促成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宏伟目标的实现。如果说,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政治当中存在着一种可能路径,即兼顾不同文明的代际延续和公正发展,那么京都机制须努力实现之。《京都议定书》的原初目的在于为抗击气候变化而建构一种全球政治共识,只不过,这种气候政治共识由于...

作者:出版时间:2019-09-01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强国土治理、优化土地开发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能成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国的土地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挑战等,并在此基础上,以促进土地利用效能提升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为目标,提出着力提升土地治理管理水平,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促进土地资源集聚开发和人地挂钩,以放活经营权为核心继...

作者:总报告编写组 出版时间:2018-09-01

全球气候政治,围绕其核心议题展开的行为主体(尤其国家)间的互动,实质往往涉及应对气候变化之责任分摊。如本书第二章进程分析部分所述,全球气候政治进程中从一开始即分离出了应对气候变化之两大群体角色,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然而,一些发达国家认为,这种简单的二分法不能准确描述现实,更不能适应气候变化风险的挑战。于是,它们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崛起中的新兴大国,并对这些...

作者:出版时间:2019-09-01

本文的内容是大国对外援助结语,本文研究力求遵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集中讨论国际双边援助中援助国,尤其是援助大国的内在动力问题,其核心是援助—受援双方在援助问题领域的权力结构与利益关系问题。

作者:丁韶彬 出版时间:2010-05-01

本文的内容是大国对外援助绪论,本项研究以国际政治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域——对外援助为研究对象,但是,并非像经济学者那样仅仅把对外援助视为货物、资金和服务的无偿或优惠的跨国流动,而是基于国际政治学科的基本假定,在社会交换论基础上,提出援助—受援关系的基本分析框架,把探讨这种跨国流动背后的内在动力、权力关系和利益关系作为主要研究目的。在分析层次的定位上,将把...

作者:丁韶彬 出版时间:2010-05-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