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所属图书:四川生态建设报告(2023)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关键词:
川西北生态脆弱区域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机制构建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多项文件对新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做出部署安排。2018年1月,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称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1年2月,去掉“扶贫开发”的旧衣,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国家乡村振兴局”全新出发,代表着我国“三农”工作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其中,在保护传统村落的方式中,最多被采用的方式为:利用乡村优势特色资源,与产业相结合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可以达到既保护特色资源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双赢目的,屈虹:《城市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这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央一号文件对传统村落提出的“延续性”保护要求的内涵一致。

自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成都市开办中国第一家农家乐起,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形式和范围逐渐丰富,发展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在这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乡村旅游已达到相当规模并呈现出明显的转型提升,总体表现为:一是旅游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和定制化,二是旅游供给的专业化、精品化和高端化,三是旅游科技应用的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化。当前,乡村旅游模式已逐渐由“农家乐模式”向“乡村休闲模式”“乡村度假模式”“乡村旅居模式”转型升级,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为了促进并引导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多项利好政策,其中,农业部在《关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