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2009~2017年湖北省25个县级市外贸出口情况
所属图书:新中国城市发展·湖北卷
出版日期:2021年9月
关键词:
湖北省县级市城市经济发展情况

湖北省有县级市25个,比省辖市数量多1倍多。这里,主要从湖北省2006年起发布的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情况通报中提取数据,对县级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从湖北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县域经济工作成绩突出的20个县市区来看:受表彰的第一类县市区8个,分别是武汉市江夏区、襄阳市襄州区、荆门市东宝区、大冶市、仙桃市、宜昌市夷陵区、汉川市、枝江市;第二类县市区7个,分别是枣阳市、宜都市、钟祥市、京山市、宜城市、谷城县、老河口市;第三类县市区5个,分别是南漳县、恩施市、保康县、丹江口市、麻城市。受表彰的县级市共有13个,占受表彰县市区总数的65%。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湖北县级市经济发展情况较好。

第一节 地区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2005~2018年,湖北省25个县级市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同步,经济总量由2005年的1575.8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0537.28亿元,在全省经济总量占比也由2005年的23.91%增长至2018年的26.77%(见表8-1)。13年GDP增加5.69倍,年均增速15.74%。

受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2007~2009年国民经济增长缓慢,且波动较大。25个县级市的情况也一样。尤其在2009年,GDP增长率除宜都、老河口、恩施、利川四市外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仙桃、潜江、天门、大冶等地,2009年增速同比2008年都下降15个百分点以上,潜江、天门甚至分别下降了24.76个百分点和23.78个百分点;影响较小及无影响的县级市主要集中在鄂西地区,在此期间GDP仍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恩施、利川增长率比2008年还高10个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