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4.9万余篇学术报告,超过8.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第一节 绪论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和当前发展规模化农业的需要,我国土地流转的速度加快,规模增大,使得农村土地的经营权大量从农民手中转出,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出现。另外土地经营权与农民的长期脱离使得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也使大批农民选择从事非农业劳动,甚至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选择外出务工,令我国农民工数量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到2014年末,我国农民工数量高达2.7亿人之多,这一数值比上一年增长了1.9%。而在所有农民工中本地农民工的数量仅占38.6%,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占到61.4%,且外出的农民工同比增长了1.3个百分点,虽然增速同以往相比有所减缓,但总数量仍在稳步增长。我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导致长期以来农村与城市一直处于二元分离的局面,城乡之间不但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生产和生活方式方面也有极大差别,同时由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民走出乡村来到城市,他们面对与以往不同的生活环境表现出了很多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在外出农民工身上体现的比本地农民工更为明显,因为他们不但要经历农村到城市的转变,还要承受地域改变所带来的生活习惯的差别。新型城镇化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工作重心不再只是物质城镇化,更重要的是完成人的城镇化。这指的是不仅要引导农民到城镇中来,更重要的是要让农民成为合格的城镇居民。这种转变不单指户籍的变革,更是指生活方式、生活理念等的一系列改变。农民能否顺利完成身份的改变对我国打破城乡二元格局,推动城镇化建设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民工潮究竟是忧是喜、抑或是喜忧参半,实际上主要取决于这部分人能否最终融入城市生活,并在城市中确立相适应的社会地位。”(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