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非营利组织成功度评估表
所属图书:非营利组织评估
出版日期:2001年12月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的评估的方法

从国际上和国内目前流行的评估方法看,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逻辑框架法、对比法、快速农村评估法、参与式评估方法和综合评估法等。

第一节 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评估中经常采用的方法。甚至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金融机构在援助项目中要求必须采用逻辑框架法进行评估。

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所谓逻辑框架法即根据事物的因果逻辑关系,用一张简单的框图(4×4矩阵)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和关系(见表8-1)。逻辑框架法的作用在于使一个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条理化。

表8-1 逻辑框架法的模式

逻辑框架法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逻辑框架法把目标和因果关系划分为四个层次(见表8-1),四个层次之间又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垂直逻辑关系和各层次内部的水平逻辑关系。

(一)层次

逻辑框架的四个层次即:投入、产出、微观目的和宏观目标。投入(input)是指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所投入的经费、人力、时间和设备等资源。例如,一个培训项目的投入可以是资金2万元、2个教师和5个工作人员、1个月时间等。

产出(output)是指项目投入的直接产出物。例如,一个培训项目的产出可以是培训了多少人数;一个宣传项目的产出可以是制作了多少广播节目、宣传画等。

目的(purposes)是指“为什么”要实施这个项目,即项目的直接效果。例如,通过培训使目标群体掌握某种知识等。

目标(goal)是指项目实施后在最高层次的结果。宏观目标一般超越了项目的范畴,是指国家、地区、部门的整体性目标。例如,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垂直逻辑关系

逻辑框架法的四个层次之间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逻辑关系。即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