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4.9万余篇学术报告,超过8.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共同的经济是维系宗族共同体繁衍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了解宗族共同体所处的经济形态与实态至关重要。传统时期,玉华叶氏宗族的产权基本分为宗族共同产权与家庭私有产权两种类型,并围绕这两种产权类型形成了宗族特有的经营、分配、消费与继承形态。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玉华叶氏宗族历来注重农耕。自始祖叶坤迁入新叶以来,族人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不断开垦荒地,购置土地,逐渐成为当时较为富裕的宗族。可以说,土地成为影响玉华叶氏宗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因素。
土地占有情况
玉华叶氏始祖坤公于1219年入赘夏家,到夏家1240年迁出新叶,其间21年,此时坤公已得二子。夏家遗留下的大量土地足够四口之家生存。因此,刚一开始,玉华叶氏始祖并未像其他宗族一样忙于开垦土地。到了三世祖叶克诚时期,族内依然田多人少,开始形成祀产,对外出租。“三世祖东谷公当时仅置田一十亩有奇,计租二十一石七斗有奇。”《玉华叶氏宗谱·祀产总录》。到民国时期,玉华叶氏宗族共计人口1600余人,其中男性840人,女性760人。全族耕地约3200亩,人均2亩;山地8000余亩,人均5亩。这些土地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从来源上看,这些土地主要来自十八姓氏的遗留、族人辛勤的开垦以及部分族人花钱购买。例如,民国时期,玉华叶氏宗族有2户地主,共占土地1000余亩,接近整个宗族土地的1/3,主要通过购买取得。
从土地类型上看,以水田为主,约25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8.1%,主要种植稻谷;旱田约700亩,约占耕地总面积的21.9%,主要种植蔬菜、大豆之类,以作辅食;山地约8000亩,主要种植桐油、柑橘等经济作物,以增加族人收入(见表3-1)。
表3-1 玉华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