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图片名称: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手段
所属图书:中国可持续发展状态与趋势
出版日期:2007年9月
关键词:
经济发展驱动力分析

◇ 政府的政策、投资、各行政区域单元之间的竞争以及文化根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轨迹的主要驱动力。

◇ 回顾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采取的行动和在政策制定及其实施方面所做的努力可以看出,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政府积极而科学地介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高收益率,其主体是企业股东。而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自然资源高收益率,其主体是抽象的全社会公众。代表全社会公众的当然是政府。我国政府必须具备“可持续控制”能力,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环境教育、环境立法、环境税收、环境标志、环境审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等诸多手段,使可持续控制的链条从规划设计环节开始,到资源持续利用这个终端,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 1978年以来,随着各个领域分权化和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和地方政府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在分权化和市场化的基础上,我国的城市政府实际上表现出很大的竞争性。这种以强调各自利益为基础的区域产业同构竞争过程,既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同时隐含着一些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不利于区域综合效益提高的因素。

◇ 多年来尤其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是投资拉动下的“高投入、高消耗、不协调、难循环、低产出”粗放型增长模式。永久枯竭型的资源消耗换来GDP几个百分点的增长,明显得不偿失。2003年我国消耗各种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大约为50亿吨,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的消耗量分别占世界消耗量的74%、31%、30%、37%.25%、40%,但创造的GDP却只有世界总量的这实际上是在透支未来的经济增长以及国家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