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4.9万余篇学术报告,超过8.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本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集中探究乡镇企业制度变迁的逻辑。我们先指出中国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事实,这也是乡镇企业所面对的最大的环境变化。它不仅带来了乡镇企业的竞争力变化,而且引起了相关主体的利益变化。我们接着分析其中两个影响最大的利益团体,即社区政府和企业经营者。二者之间的博弈构成了乡镇企业改制的直接原因。再加上乡镇企业自身的效率问题,其改制就成为一种必然。最后,我们用一个典型的乡镇企业改制案例来说明和验证这个结论。到本章为止,我们就已完成了对乡镇企业这种经济组织产生和演变逻辑的完整分析。
第一节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化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呈不断深化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的积极推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最初并未清晰地认识该改革目标,而只是为了克服计划经济的弊端。但随着实践的发展,该目标变得日益明确起来。它最先提出要实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其中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有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到1987年则进一步认为,它应该是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覆盖全社会,而不再提以计划为主。直到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同年召开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才真正确定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上看,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沿着市场化的方向前进的。经过多年努力,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得到表现。
其一是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而不再一味强调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比例,更重视其实际控制力。民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可较自由地涉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