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Select Language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4.9万余篇学术报告,超过8.5亿字
覆盖832个重点贫困县14个连片特困区
文献综述
国内理论界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的研究,始于学者们对城乡二元经济的持续关注。陈伟和白彦(2013)认为,“三农”问题主要是因为农民没有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品。相较于城市,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是不足的,主要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不健全等(汪锦军,2011)。究其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①许多学者(曾红颖,2012;吕炜、王伟同,2008)认为,原因在于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其派生的制度安排,农民由于受到“身份”制约,没有真正享受到国家应当为他们提供的基本公共品。②政府的非农偏好(祁毓,2010;丁菊红等,2008),由于投资农业的效益低下,政府不愿意在农村更多地投入公共品。③财政能力约束,一些学者(汤学兵,2009;孙得超,2013)从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基层政府的财政困境出发,认为农村基层政府在财政压力下没有能力提供公共品。大量的研究表明,实现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随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深入人心,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如何实现城乡公共品的均衡供给。王祖强等(2009)认为,转移支付保证城乡基层政府拥有提供大致相同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从根本上促进了城乡公共品的均衡供给。胡祖铨等(2013)认为,下级政府对上级转移支付的依赖会降低其征税的努力程度,对城乡公共品的均衡供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之观点相类似的是,余兴厚(2009)认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有利于城乡公共品的均衡供给。王雍君(2006)则认为,中国目前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