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家庭居住安排     检索到  32543  条相关信息

在宏观层面的快速老龄化与微观层面剧烈的家庭结构变迁背景下,我国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居住安排,无论是居住形态、居住距离还是赡养关系(变量)等,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化,不断侵蚀老年人传统照顾模式的家庭基础。居住安排变迁使曾经是心理学关注对象的老年人精神健康问题逐渐也变为社会学、人口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尤其受到家庭社会学和老年人口学的重视。

作者:原新 穆滢潭 出版时间:2020-03-01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家庭户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有老年人的家庭户数量不断增多。“六普”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户数为8803.63万户,占总户数的21.90%。其中,有1个老年人的家庭户占有老年人的家庭户的比重为67.55%,有多个老年人的家庭户增长趋势明显快于有1个老年人的家庭户。值得注意的是,有3个及以上老...

作者:胡湛 出版时间:2018-09-01

本章将从多个视角,详细描述、分析、比较三类人群居住条件的特点、模式及影响要素,重点关注户籍制度给流动人口住房带来的障碍。

作者:杨菊华 出版时间:2013-11-01

本文介绍了土家族婚姻居住方式的变迁。总体来看,土家族传统的从夫居现象逐渐从主流地位撤离,从妻居现象从边缘走向中心,既体现了土家族招婿婚姻的增加,也体现了当代土家族青年组建小家庭的婚姻策略。

作者:尹旦萍 出版时间:2009-07-01

本文所讨论的是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是如何影响他们与城市社会融合的。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将首先回顾有关流动儿童家庭的研究。随后结合问卷调查资料,描述南京市流动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接着,对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社会条件、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以及家庭教育期望、行为与方式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家庭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不利因素。

作者:王毅杰 高燕 出版时间:2010-05-01

家庭结构是对家庭户类型和状态的反映,很大程度上能揭示家庭成员的居住偏好,特别是不同代际成员的关系水平,并对家庭的功能状况有所体现。家庭结构往往因时而变。其变动本质上受家庭成员的生存方式、婚姻和生育状况、流迁频度以及家庭财产的支配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家庭所处的社会、经济和人口等环境有关,随着这些环境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空前的变革和转...

作者:王跃生 出版时间:2016-01-01

城市老年人在居住方式的选择上与子女分开居住和与子女同住的比例基本相当,说明促成两代人同住和分开居住的力量同时在起作用。而在和孩子同住的老年人中,绝大多数是和已婚的儿子同住,说明现在的河南城市老年人有很明显的与儿子同住偏好。再结合河南城市老年人的居住意愿,可以发现影响河南城市老年人居住状况的主要是传统价值观和现代价值观分离的结果。

作者:出版时间:2018-11-01

本文以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伊宁市建城沿革和维、汉、回、哈、俄民族居住史的回顾,对伊宁市的民族居住格局及其变迁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影响伊宁市民族居住格局变迁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来研究伊宁市的民族关系。

作者:单菲菲 出版时间:2009-0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