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精英主义     检索到  29  条相关信息

本书主要阐释了小农农业的结构以及小农农业劳动过程与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平衡关系。首先,本书分析了小农农业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关系。其次,本书展示了对小农农场和小农家庭的微观分析,讨论了广泛相互作用的平衡关系。再次,本书关注到小农农业的宏观环境,分析了农业活动的外部平衡。接着,本书分析了小农和小农农业的重要特征,讨论了农业产量的问题。最后,本书指出要推动新型小农农业方...

本书以上海市为例,探究了中国大城市的新“土客”关系。首先,本书揭示了新“土客”关系矛盾的由来和根源,分析了户籍制度与市民权支付的悖论。其次,本书总结了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总体评价,分析了本地人对外来人口的差异化接纳,并进一步讨论了现行的居住证积分制政策取向与民意取向之间的矛盾。再次。本书探讨了流动人口的认同困境,展望了未来农民工群体的走向。最后,本书通过两个具体...

作者:康岚 出版时间:2019-09-01

在乡村社会,教师从来都是重要的社会精英之一,但在当下的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受到体制、市场和舆论的结构性排斥,乡村小学教师不再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难以吸引那些有理想、有能力的年轻人去向往和追求。乡村小学教师群体已然跌出乡村精英圈,沦为边缘化的打工群体。因了正常社会之良善和文明之传承,我们必须作出改变。

作者:姚晓迅 亓昕 出版时间:2014-05-01

当前,一种“生产主义”发展观指导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力量正在推动土地社会生命的转换。皖北黄村在土地流转、征地、拆迁、平坟、腾指标、确权、农民上楼与土地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实践,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结构,其文化根源在于“生产主义”的发展观将土地仅仅视为市场社会中的生产要素,而忽视了“土”对于乡土中国所具有的总体性意义

作者:陈靖 出版时间:2018-05-01

本书主要通过主题演讲、政治文明、制度创新、法制建设、公民社会、新闻专业主义、媒介伦理、食品安全、互联网、跨媒介操作、全球公民社会等方面,介绍了2003~2004年间的中国舆论监督发展的基本情况。

作者:展江 白贵 出版时间:2006-02-01

本书从“过日子”角度研究农民的生活伦理,“过日子”的内涵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本书分别从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人神关系、人生意义、家庭经济五个方面阐释了农民生活伦理的家庭主义

作者:陈辉 出版时间:2015-12-0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养老金危机,最显著的表现是现收现付制的公共养老金在财务上难以持续,改革势在必行。同一时期,伴随着西方世界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以推崇市场竞争、私有化、自由化并以反对政府干预为主要特征的新自由主义逐渐兴起,它取代了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的理论思潮。在养老保险方面...

作者:王雯 出版时间:2019-06-01

统筹城乡发展是「发展主义」的又一次扩张,是国家以农村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现代化事业的战略举措。本书在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分析框架下,从村庄层面对地方政府所主导的土地流转、农地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农村现代化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探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意志与小农利益实现整合的内在逻辑。

作者:明亮 出版时间:2017-0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