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乡村调查     检索到  741  条相关信息

中国民族学学会以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为主题,收到了近百篇学术论文.本书从中精选出了14篇集结出版。所选论文多以田野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全国不同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鲜活案列,其中有的总结了乡村振兴在民族地区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有的则分析了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模式、资源禀赋、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等方面,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众多乡村样本。

作者:贺卫光 尹伟先 祁进玉 出版时间:2022-06-01

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化社会”,技术推广既能给乡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又能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其中关键在于“如何让技术为乡村赋能”。本书尝试从赋能理论视角,并以一个电商村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为研究方法,对乡村技术赋能的过程和机制进行分析,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探讨乡村技术赋能的条件、要素和困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路径。技术赋能通过与乡村场景匹配,重塑乡村发展逻...

作者:王丹 出版时间:2023-10-01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桂林立足区域发展实际,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居广西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首位,打造了乡村振兴“桂林样...

安徽是一个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正在发展成一个农业强省。中国的包干到户是从安徽小岗村开始的,中国农村税费改革也是安徽先试点的,还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安徽也是率先起步的。因此,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不能不研究安徽,不能不关注安徽,不能不调查安徽。安徽的社会学者一直坚持以农村社会学研究为重点,以农村研究为方向。2005年中国社会学会在安徽召开学术年会,安...

作者:黄家海 蔡宪 方金友 吴丹 孙永珊 王开玉 出版时间:2012-07-01

旅游扶贫是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是产业扶贫的重要形式,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依托农业观光、品尝、采摘、垂钓、乡村休闲、娱乐、农耕文化、民俗等的乡村旅游是国内旅游市场热点。依据农村扶贫与发展理论、旅游经济与旅游管理学、农业经济、农村参与式发展理论、农户生计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公共政策分析等多学科理论,本书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三个方面...

作者:黎洁 出版时间:2021-06-01

本书运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历史回溯与共时对比相结合的方法,以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为调查研究对象,对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高风险因素和治理困境进行实证调查与反思,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开发式扶贫的困境、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执行的负外部性进行检视与探讨,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民的风险感知和行为选择、政府信任和社会信任、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

作者:谢治菊 出版时间:2014-12-01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整体进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书基于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深入剖析了乡村振兴与农村教育的内在逻辑,认为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才能更好更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对县域农村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

作者:姚永强 出版时间:2021-11-01

为了全面投身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组织139名师生分别奔赴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乡村一线,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开展调查研究,完成这份调研报告。本报告包括九个部分,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脱贫攻坚、体制机制、社会参与、结构保障。本报告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理论或学术专著,也非纯粹的故事讲述,而是基于村庄一线的经验...

作者:叶敬忠 出版时间:2019-07-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