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村庄秩序     检索到  18944  条相关信息

人民公社解体以后,双河口村村政在一种由地方性特殊主义的“情”和国家普遍主义的“理”所共同交叠架构出的秩序化空间中施 展并发挥其相应的权力与职能。首先,双河口村经由亲缘秩序和现代行政秩序两者交叠架构出村庄秩序的基本形式。其次,双河口村在处理乡村事务中也形成了特色的调解与仲裁的理路。最后,双河口村对社会治安进行组织化机制,并明确了综合治理责任。

作者:吴毅 出版时间:2021-12-01

本文讨论的是村庄秩序的变迁。首先,本文论述了乡土熟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并指出“人情”是熟人社会中的一种机制,人情机制维系了熟人社会的秩序生产。其次,本文介绍了熟人社会中的人情与礼俗,并指出人情也构成了乡土熟人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接着,本文阐述了人情取向的乡土逻辑的四个原则。最后,本文阐述了现代化进程对于乡村社会的重塑,并阐明了挖掘熟人社会理论意涵的价值。

作者:陈柏峰 出版时间:2019-01-01

本文指出,革命和全能政治是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双村变迁的两个核心概念,通过这两个概念的场域化,我们可以看到此一时期宏观革命性剧变下的双村政治重建,并发现经由革命所输入的宏观国家权力对微观村政渗透与统摄的历史轨迹。

作者:吴毅 出版时间:2021-12-01

本章的结语部分在各地“村改居”社区基层治理的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村改居”社区作为一类城市新基层空间的重建逻辑,我们将其概括为自上而下的建设逻辑与自下而上的需求逻辑融合的结果,并强调这类社区的治理秩序的形成遵循着“变革—适应”的原则,是多种类型的行动主体在各自的利益诉求和行为方式下动态塑造的结果。而从各地“村改居”社区中种种精细化治理技术的出现可...

作者:吴莹 出版时间:2018-08-01

土地的大规模流转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瓦解了村庄共同体维系的根基。在农民不再耕种土地的村社中,农民之间的互动和依赖程度下降,而农民和资本、地方政府的矛盾正在滋生。由于村社已经无力完成自身的社会整合,农民群体的陌生化、不同利益群体的对立与分化将成为土地流转后农村社会的新特征。因此,土地流转不能仅仅被看作一种农业经济领域中的活动,其还对乡村社会的秩序...

作者:郭亮 出版时间:2019-07-01

本文基于对江汉平原一个村庄的深度调查及其区域状况的理解,从村庄内部视角勾勒出该区域内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基础。在不信鬼神、老人无用生命观的基础上,当地对老人“没用了就该死” 的普遍认可,为老人自戕生命提供了社会氛围和心理基础。因此,人们对老人自杀并不存在偏见,当地已然形成一种老年人自杀正常化的村庄秩序

作者:杨华 出版时间:2018-03-01

在中国农村,熟人社会是一个基本的社区生活单位。通常情况下,自然村的范围就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社会具有相对明确的自然地理、群体和心理认同的边界,是农民在物质、社会和文化上的生活场域。农民生活诸方面可以在熟人社会中得到整体性的体现,人情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作者:宋丽娜 出版时间:2016-10-01
关键词:

在国家、市场与社会的互动中,国家是最强势的力量,市场是新兴的力量,而社会是最传统但又最弱势的力量。国家利用其代理人及经济和政治的手段在村落保障政策的落实及意识形态的巩固。过去,国家只需要约束社会的力量,即可保证对村庄秩序的完全控制,但新时代的背景下市场力量的出现让国家需要平衡与市场力量之间的关系,国家既鼓励市场力量的有序发展,保障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核心地位,...

作者:出版时间:2017-07-01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