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尊重人本     检索到  85380  条相关信息

胡锦涛同志《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从政治、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等各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广大劳动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党继十六大提出“尊重劳动”后,又一次把“保护劳动”镌刻在党和共和国的旗帜上,意义重大而深远。“尊重劳动、保护劳动”,体现了广大劳动者的共同意愿和根本...

作者:喻新安 出版时间:2014-05-01

文章首先介绍了世界文化形势的状况。其次,对“文明冲突论” 和“历史终结论” 进行驳斥。最后,提出实现世界文化、文明的多样性的措施。

作者:李慎明 出版时间:2007-03-01

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是增强民族团结、促进中华民族繁荣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要求,符合民族领域思想建设的客观规律,顺应当今世界处理文化多样性问题的时代潮流。为此,必须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文化政策,始终坚持中华文化的一体性原则,始终秉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精神,引导各...

作者:武翠英 出版时间:2015-09-01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二十四条,按照全国人民的意愿,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这是我国人权保障、宪政建设和“以人为本”的法律文化发展新的里程碑,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认真学习和实施这一宪法原则,对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海年 出版时间:2005-03-01

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本质联系,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打好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我们也要遵循规律。特别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真脱贫、稳脱贫,我们更要尊重和遵循规律。

作者:汪鹏 出版时间:2019-12-01

师们都很辛苦,特别是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老师们承担着教育的重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教育大计,教师为。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国家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曾经引用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这是17世纪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讲的。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也说过:“教育...

作者:出版时间:2010-03-01

(1868年12月11日于圣彼得堡签署)

作者:出版时间:2017-04-01

“三问决策制”是滦南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一项机制创新,核心内容是“决策前问需于民、实施中问计于民、完成后问效于民”,目的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通过实施“三问决策制”,滦南迅速理清了发展思路、理顺了群众情绪、密切了干群关系、加快了发展步伐。这一做法被李源潮同志称为“一种群众路线工作...

作者:张宗顺 王立群 出版时间:2014-03-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