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宪法学思考     检索到  25327  条相关信息

作为根本法,宪法乃世之经纬,国之重器,百法之首,法治之要,既不可僵化不变,也不可轻言变易。应当从实际出发,调整和改变“改革宪法”的思维定势,对宪政的理论和制度洞幽究微,对各类修宪建议慎之又慎。

作者:夏勇 出版时间:2012-01-01

本文拟从宪法上的婚姻概念分析出发,探讨现行宪法对于同性“婚姻”议题的可能立场与解释空间,尝试解释宪法保护婚姻家庭制度的目的,并最终基于宪法保护人格尊严的价值立场、开放的制度路径与民主价值的基本要求,尝试对同性婚姻问题给出宪法层面的回应。文章认为,同性恋者寻求结合的权利应予承认,此系人格尊严保障的要求,至于采取何种具体制度,当在宪法的价值立场内,由民主程序决定...

作者:钱坤 出版时间:2018-05-01

由母国对跨国公司进行监管不仅是国际人权条约的要求,更可在宪法释义中找到依据。基本权利功能体系为证成母国义务提供了分析框架:请求权关系通过构建母国政府和跨国公司侵权受害人之间的联系而建立;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功能也能为母国义务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构建“母国—跨国公司侵权受害人”之间基于投资产生的管辖关系,发展出国家保护义务上升为主观权利的新型模式。根据中国宪...

作者:于亮 出版时间:2020-03-01

近年来,宪法适用问题在我国宪法学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该问题的研究文章已经粗具规模。但是,由于多数文章将宪法适用的理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宪法在司法审判领域的适用性上,所以,在目前宪法尚不能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可以适用的法律依据的情形下,宪法适用的相关理论构造很难产生实际的学术影响力。其实,作为宪法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宪法适用不仅涉及司法审判机关可以将宪法作为...

作者:莫纪宏 出版时间:2008-11-01

在国家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的宪法治理模式决定了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与西方国家实现法治化的路径有明显不同。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或充满困惑,误认为一党执政宪法治理模式下难以建成法治国家。这种以西方视角看待中国法治进程的观点显然难逃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须知,一党执政与国家权力分配体系属于不同的逻辑层面,法治国家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一脉相承。...

作者:李雷 LiLei 出版时间:2019-12-01

积分入学制度是一些城市在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不足的情况下,针对流动人口随迁子女采取的招生办法。受教育权是一项社会权,受政府给付能力的影响,但应受到平等原则的约束。积分入学将适龄儿童少年的户籍及其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纳入考量,有违平等原则;国家应提供充足的公办学位或足额的民办学位补贴,保障适龄儿童少年的平等受教育权。积分入学实质上是行政许可,其设定与规定皆有违《行政...

作者:杨安怡 出版时间:2022-04-01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社会体制的发展如火如荼,相较之下,基本权利却面临保护屏障越发脆弱的现实困境。更为棘手的是,政治国家的宪法“失灵”,以至无暇顾及基本权利保障越来越大的缺口。在社会系统论的视域下,社会变迁中的基本权利场域已经从政治宪法走向社会宪法,从民族国家走向全球化空间。基本权利效力的拘束对象亦不再局限于国家公权力。一方面,社会权力兴起,另一方面,其与国...

作者:王明敏 出版时间:2020-09-01

宪法言论自由是否应解释为发表各种言论的自由?实践中对言论概念存在不少误读。解释言论自由的规范内涵,有必要区分宪法权利的调整范围与保障强度,发挥调整范围的“过滤网”功能,避免在言论限制问题上产生不必要的分歧。“公民有言论的自由”并不是指个体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自由,其核心要义是防备公权力对公民言论的控制。判断某一言论是否由宪法调整,关键看其是否有被公权力侵害的...

作者:郑晓军 出版时间:2022-04-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