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国家统合     检索到  41614  条相关信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加坡劳资关系一直保持平和状态,这主要得益于新加坡统合主义背景下的劳资政三方合作。本文介绍了新加坡以政府为主导、工会为主体的劳资协调机制。其中,政府通过人事参与以及政策支持领导和控制工会,工会则通过参与三方协商,推动集体谈判以及兴办合作社等方式增进劳工福利,支持和拥护政府政策。同时,新加坡劳资争议处理的法律体系、协调机构和调解程序的完备...

作者:黄茂英 杨正喜 出版时间:2015-12-01

本文结合我们2020~2021年在贵州T县开展的田野调查,试图通过引领型融合治理视角,阐释县域统合治理作为引领型融合治理的基层逻辑是如何形成的,又呈现何种实践形态的问题,以揭示引领型融合治理作用于县域贫困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的“黑箱”,深化对引领型融合治理如何提升我国贫困治理效能的理解。

作者:陆汉文 卢飞 出版时间:2023-12-01

本章选取新疆阿克苏地区SY村作为调查点,主要关注南疆地区深度贫困村村级组织在贫困治理中的新模式及其意义。本章深入分析了“村级统合治理”的贫困治理模式在实现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探索了在维持社会稳定和推进脱贫攻坚相结合的深度贫困区如何强调地方政府的主导性,通过强化系统的掌舵和动员能力,调动多方主体及其资源,更有效地采取联合行动,以实现村庄治理和脱贫攻坚。

作者:刘应桃 出版时间:2018-12-01

本文认为,随着国家角色的现代转型,它的传统能力在削弱,而现代能力在增长。这些现代能力的核心含义在于,创立公民权的平等配置、保护和实现机制。这是最重要的现代公共产品,也是确保国家权威得到持续的社会支持、公民权能和国家权能的互为建设性塑造以及二者之间强大的互赖关系维系社会稳定的根本所在。

作者:张静 出版时间:2019-01-01

湖北省京山市以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改革为契机,探索建立了“上下一条线,横纵连成面”的“大救助”格局。即以精准救助为导向、以重塑主体为抓手、以整合资源为重点、以大数据为牵引,打造归口统合的集成救助体系,促进救助服务一体化、救助程序规范化、救助平台信息化,以此织密织牢社会救助托底保障网,维护好“底线民生”,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作者:郭鹏 出版时间:2018-10-01

本文首先介绍了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关系变迁的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然后介绍了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关系的既有研究,最后介绍了重新审视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的研究内容、视角与分析框架。

作者:贾玉娇 出版时间:2020-12-01

导语:面对社区建设和基层治理中的诸多问题,国家回归其“元治理”功能已经成为一种“先行先试”的基层治理创新。随着各地创新经验的汇聚,中央明确提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思路,并对基层政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质上,这是政党人民性的体现,具体而言,基层政权最终担负着维护基层秩序、提供基础性公共产品、促进基层社区国家认同的职能。在接下来的三章里,笔者将从网格化管理、购...

作者:葛天任 出版时间:2019-09-01

东亚地区的整体崛起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而作为该地区最新赶超者的中国的持续发展则进一步提升了这一变化的意义。由于日韩是所谓发展型国家的主要代表,而中国的发展过程明显地具有发展型国家的特点,因此日韩如何在维持一党长期执政或威权体制的同时实现生产的快速持续扩张是中国的东亚观察家们长期以来最为关心的主题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学界对...

作者:宋磊 孙晓冬 出版时间:2015-12-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