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同辈群体     检索到  22670  条相关信息

本研究发现,留守儿童所得到的社会支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其同辈群体的帮助和关心。在父母外出、现有监护人劳动负担重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致使家庭对留守儿童支持不足的同时,同辈群体的爱护和帮助无疑增加了其在留守儿童心目中的分量。不少留守儿童在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或有心里话、烦心事希望有人倾诉时会想到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已经成了留守儿童社交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群体。这一群体...

作者:叶敬忠 潘璐 出版时间:2008-06-01

为了解北京地区家庭贫困青少年群体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实施有针对性的帮助,团市委联合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进行了调查研究。由于青少年在就业后经济状况会有所改善,本次调研以在校小学、中学、大学学生为主,集中在北京户籍家庭贫困中小学生和在京就读家庭贫困大学生群体上。

作者:郭文杰 陈淑惠 亚纪英 汤鸣明 出版时间:2016-02-01

河南省农村大学生数量多,贫困大学生是一个较大的群体。本研究立足于河南现实情况,以河南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河南贫困大学生就业真实状况,比较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现状及各种因素,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特点,找出影响贫困大学生群体就业的关键因素;厘清当前河南促进大学生就业有关政策实施情况,多角度研究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索出解决河南省贫困...

作者:张瑞林 魏耀武 出版时间:2016-09-01

当前进城务工青年群体整体呈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鲜明时代特征,同时自觉主动追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展现出新时代的新特征新现象:一是进城务工青年群体与新兴青年群体交叉作用构成更复杂的青年现象;二是发展需求代替生存需求成为进城务工青年外出的首要动因;三是城市定居意愿依然较强,但主动选择非市民化现象正加速涌现;四是首次进城务工的年龄不断推迟,浓郁乡愁成为返乡就业...

作者:邓希泉 出版时间:2022-12-01

本章旨在探讨一个传统村落中的家庭如何在现代性的冲击下逐渐发生改变,以及发生了何种改变;作为个体发展的初级群体,黄村家庭的这些转变如何引发了家庭中的个体在后续发展中的连锁效应。笔者拟从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生产生活,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对黄村家庭近年来发生的变化进行必要的深描,并着重挖掘这种变化对家庭下一代如何产生影响。

作者:赵忠平 出版时间:2018-07-01

本文在对农村留守问题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存在政府主体责任缺位现象,学校建设和留守家庭等问题突出,为此应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顶层设计、鼓励子女随父母进城或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主要面临个人需求难以满足、家庭结构失衡、主体作用难以发挥等问题,针对此本文提出了构建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鼓励留守妇女参与村落发展...

作者:王兴骥 王亚奇 出版时间:2022-03-01

本文通过对汶川地震灾区各区市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资料的详尽分析比对,总结归纳灾区群众贫困的群体特征。

作者:张利民 出版时间:2023-09-01

本文将基于调查数据,实证地探讨中国现阶段贫困现象成因和贫困群体状况、特征以及相关理论问题。

作者:李培林 陈光金 张翼 李炜 出版时间:2008-08-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