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公众个体     检索到  18258  条相关信息

本章主要从公众能源运动理论、“可再生能源专业户”理论和可再生能源合作社理论三个方面介绍了公众能源运动理论分析。

作者:娄伟 出版时间:2017-06-01

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的社会建设正在经历一场从“社会管理”模式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革,社会公众逐渐成长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我国近年来在公共行政领域进行的公众参与实践,从理论、制度和实践情况来看仍存在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在有些情况下公众对社会治理的参与只限于宏观、空洞的规定;二是在某些领域中公众对社会治理的参与比较表面化、形式化;三是存在社会治理公众参与...

作者:杨新元 出版时间:2021-11-01

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应和谐共生、互辅互利。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公众对陕西生态环境保护整体状况的满意度并不太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偏弱,对环境污染主要类型的认定也不全面。就环境保护的价值取向看,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感有较高的认同,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公众环境意识差”和“职能部门监管不...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1-04-0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陕西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在市场化、城市化的推动下,传统社会价值、现代社会价值乃至后现代社会价值相互碰撞融合,文化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那么,这一状态是否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出现了价值观上的断裂,抑或是更加理性与成熟。陕西公众文化价值观的现实状态到底怎样?本报告将从社会道德、政治取向、工作伦理和生活...

作者: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0-05-01

本质上,公众生态意识的养成是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公众自觉的生态行为的必要条件。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实践之中,在融入过程中虽然政府实施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及法律手段都很重要,然而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唤起全社会的生态自觉意识。加强公民生态意识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社会公众生态行为自觉性,本质上就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李世书 出版时间:2021-04-01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是公共管理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在环境领域的具体体现。公众参与城市环境治理有助于实现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化,有助于避免政府失灵,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北京市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意识提高很快,但公共利益自觉性仍有待提高,公众参与城市环境治理的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步伐也要加快。

作者:吴向阳 出版时间:2009-01-01

本文主要是关于社会治理与公众参与权的基础理论研究,明确了社会治理、公众参与及公众参与权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首先,社会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会”这一系统中的运用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管控的理念和模式。从“管理”走向“治理”是社会建设理念和模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随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提出,公众参与成为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一般意义上的公众参与应从跨学科融合的角...

作者:杨新元 出版时间:2021-11-01

突发事件下公众知情权的保护需求尤为强烈和迫切,并且要求相关的信息必须真实、快捷、全面。加强突发事件中公众知情权的保护,不仅是公众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带来的恐惧和保护自身健康权、生命权在内的各项权利的基本前提,而且是政府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提升应急防控治理能力和政府公信力的必要措施,还是修复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信任的重要途径。加强突发事件...

作者:王岩云 出版时间:2020-09-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