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留坝:走出贫困山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2-28  编辑:曹亮亮

       从不要“绿水青山”求“金山银山”,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西北五省区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陕西留坝对践行“两山论”深有体会。

  19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91.23%,林木绿化率92.7%,是全国首批十三家之一、西北五省区唯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在这里,闻得见花香,看得见青山,记得住乡愁。穿城而过的紫金河两岸环绕四条旅游线路,串起了主干道上的家家户户,改建后的楼房沟村废弃小院直奔五星级民宿,变成都市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这里是陕西留坝。

  面朝巴蜀、背朝秦川、秦岭深处的留坝虽然自然风景宜人,却长年饱受交通偏僻、人口匮乏、耕地稀缺的困扰,在2019年5月以前,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

  留坝曾因“靠山吃山”毁山伐林“一夜暴富”过,也因破坏生态“自毁家园”而一蹶不振。二十年来,留坝在修复和保护生态资源的实践与探索中,最终选择依托“绿水青山”发展全域旅游的路径,壮大了县域经济,走出一条秦巴山区贫困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守住绿水青山

  从不要“绿水青山”求“金山银山”,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留坝对践行“两山论”深有体会。

  上世纪80年代,靠砍木头、开矿、卖石头,留坝也曾获得过人均存款“全省第一”的成绩,但是简单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并没让留坝走多远,很快,山体便被砍秃挖烂,河水也被搅混,生态持续恶化,不仅没能强县,还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在探索经济强县的路上,留坝始终缺乏激活县域经济的支点。

  “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资源掠夺式地开发带来的只有恶果。”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说,“经过认真反思,留坝自身独有的绿水青山才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生存资源,也是后发优势所在。”

  2000年左右,留坝开始确定“生态立县、药菌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也就是从那时起,连续四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县人民“咬住青山不放松”,用苦干加实干的“留坝精神”,守住了这片零污染的青山绿水。

  在这期间,也不乏诱惑。2012年,一个被称为清洁能源,总投资达1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欲落户留坝,这对当年全县GDP8.78亿元而言,无疑是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但在现场调研会上发现这个项目将会破坏紫柏山脆弱的生态环境时,全县上下意见竟惊人一致,“宁愿不要GDP,也要守住青山绿水”。

  此后,留坝还陆续否决了投资2亿元的生物质发电以及矿产开发、小水电等一批重大资源开发性项目,这些项目本可以让GDP增速大幅上升,但只要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作用,留坝一个也不留。

  此后,留坝还陆续实施了历史上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有序退出原有采矿企业,停止新投矿权,关停了一批淘金、采砂企业和矿工开采企业,从源头上斩断破坏环境的行为。

  针对河道乱采乱挖、矿山恢复治理等乱象,留坝还组建了国有移民搬迁生态修复公司,统一负责河道采砂、矿山修复治理等,非但没让政府花钱,还将清理出的砂石进行出售创收。

  与此同时,持续提升绿化。留坝的森林覆盖率从89%上升到91.23%,为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发打好了基础。

  转型全域旅游

  生态转好了,如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增收的“金山银山”?怎样才能科学兼顾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这些问题不可回避。

  被誉为“天然氧吧”“绿色宝库”的留坝,不仅有秦岭主峰太白山支脉紫柏山和汉江水系最大支流之一的褒河,还是汉中的北大门,褒斜栈道、连云栈道、陈仓古道穿境而过,两汉三国历史文化遗迹丰富,具有天然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景观。

  随着大众旅游的普及以及游客对旅游认知的提升,回归自然、崇尚自然的新生活方式也开始深入人心。近年来,文化生态游骤然升温,拉动消费市场不断升级,加之不断改善的交通设施,旅游业迎来巨大商机。

  留坝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发展现代农业显然不够条件,为了保护好汉江水源,也不能发展工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发展旅游产业,既是主观愿望,也是客观所致。

  立足县情实际,留坝决定把全域旅游作为该县县域经济转型的破题点,将旅游业上升到“一业兴百业旺,经济强且百姓富”的战略高度,在以旅游“一业突破”为目标发展县域经济的道路上坚持不动摇。

  为了建设旅游强县,他们集中全方位资源,把“全域留坝、四季旅游”作为突破口,聘请了国内知名旅游专家按照20年不落后的标准编制出《中国山地度假示范区旅游发展规划》,并通过国家旅游局评审,成为全国首个进入国家旅游局评审的县级规划。

  紧接着,留坝整合了“山水城村景”的全部资源,全面启动了“全民参与、全产业链融合、全地域打造”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开发出一系列具有秦岭特征、体现留坝生态特色、符合游客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体验到从单一的游山玩水、逛景点的观光游,转变成集合“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并重”的山地度假游。

  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他们还开发出一批覆盖留坝全境、贯穿一年四季的景区,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良庙、紫柏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古栈道第一漂、紫柏山国际滑雪场等景区,打响了市场需求的“深呼吸小城、天然氧吧、22℃的夏天、醉氧留坝、留坝蓝”品牌,以及镇镇设置不同主题的特色旅游产品,有秦岭最美小镇、体育小镇、留坝老街等。

  他们开发出的文创商品、特色农家乐、精品民宿、度假公寓、美食街、“留坝棒棒蜜”等农特旅游商品遍布全县角角落落,就连田间地头也能看到体现乡间文化的一组组稻草人。为了便于游客自驾出行,建成123个智慧停车位,县城机关单位停车场在节假日免费向游客开放,还在主要景区免费覆盖WIFI,力求方方面面都给游客留下不一样的记忆。

  “这8年,留坝累计投入9亿元实施旅游重点项目223个,不断完善一年四季的全域旅游产品,以及‘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的旅游业态。”留坝县文化旅游局局长谢建斌告诉记者。

  在提升服务品质上,开展了“歌舞唱起来、庭院亮出来、丰收挂起来”、争做“旅游形象大使”“争做文明市民”等文明创建活动,每周五、周六,在县城中心的老电影博物馆演艺厅都会上演为留坝量身订做的“爱在山水间”大型文艺演出,凡是来留坝消费的游客都可以免费观赏。

  在扶贫方面,他们对参与旅游扶贫的贫困户和社会资本进行相应的扶持,截止到目前,县里70%的贫困户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旅游产业中,获得的收入占贫困户年收入的76%。

  一系列举措让留坝旅游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先后获得中国县域旅游之星、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陕西省首批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县等荣誉。在文化和旅游部7月28日公布的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320个重点村名单里,留坝县火烧店镇堰坎村榜上有名。

  快速兴起的旅游业综合收入占据了留坝县域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全域旅游成为该县富民增收的主打产业和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着力点。留坝在实践中探索出山区贫困县通过发展旅游产业去推动供给侧改革、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模式,突破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瓶颈。

  振兴乡村文明

  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带来的不仅是“游人醉”,也让村里的村民渐渐地从传统务农者转变成三产从业者,同时促进了留坝的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收集,乡村文明也随之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

  长年在外务工的天星亮村村民李彩云烧得一手好菜,前年回乡时一心想开农家乐,首先需要投入的改建陈旧的农家小院。手头资金不够,县政府为她申请了10万元的贴息贷款,还免费提供设计指导,将原先普通的砖房扩建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时尚民宿。去年,以李彩云名字命名的“彩云人家”正式对外开张,当年就收入了好几十万元。“不仅收入提高了,环境也变好了,自己住着也舒服。”李彩云高兴地告诉记者。

  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公共服务,也为留坝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聚拢了人气。位于县城中心地段的留坝老街,经过“以旧修旧”,还原了百年老街的记忆,走在老街,不仅能感受到时代巨变,还改善了原住居民的生活品质。

  火烧店镇堰坎村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则是在28户移民搬迁群众基础上集中发展起来的农家宾馆,有300多张床位,是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此外,农村合作社开发的农耕文化验园、稻草人主题公园、亲子园、民俗体验园、青少年自然成长营等项目吸引来大量的游客,也为村民种植生产的香菇、木耳、土蜂蜜等土特产带来增收渠道。

  留坝平均海拔1700余米,夏季平均气温19.2℃,具备足球运动高原、全封闭训练、比赛得天独厚的条件。从2016年开始,当地先后投入两千多万元建成了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该基地拥有三个天然种植草坪和一个人造草坪标准的足球场,以及与国际化对标的配套设施,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唯一拥有4个连片标准足球场的县级足球青训中心。每年夏天,营盘青少年足球场地都挤满了前来练球的孩子们,短短几年,就连续培养出5名国字号选手。留坝用10年时间缔造了青少年足球圈里的一个“传奇”。据统计,仅今年6月至10月,基地各项赛事安排预计综合收入达近千万元。

  产业链的拉长让全县70%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旅游产业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此增加3458元,占比达35.3%。留坝将自身独有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

  “当然,我们目前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不够健全等困难,还要持续探索解决。”许秋雯提出,下一步,留坝将继续加大旅游投入,加快开发独具生态特色且符合游客市场需求的中高端生态旅游产品来规避秦岭生态旅游同质化竞争,努力实现“中国山地旅游度假示范区”的目标。

  留坝县积极采取“企业扶贫社农户”模式,发挥企业基地和技术优势,千方百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图为马道镇沙坝村高山花卉基地栽培温室大棚内,工人正忙着给花卉浇水。(中国经济时报)


内容时间:2019-09-2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13号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版00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