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双重维度     检索到  11441  条相关信息

本文为附录,收录《浙江省扶贫健康保险合同》原文。

作者:蒋尉 蒋潇棋 傅绚 出版时间:2020-06-01

轴心时代的先哲们设想的理想社会有两个维度: 一是人的幸福;二是社会和谐。此后经历三千余年,人类历史跨越了农耕时代,进入近现代的工业文明时期,轴心时代的理想之光仍是现代国家、族群改造社会的目标。关于“人的幸福” 理想,本文介绍了东方文化的“乐与福”和西方文化的“善与德”。关于“社会和谐”理想,本文介绍了西方“和谐理论”和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本文还分别介绍了中...

作者:潘晓成 出版时间:2021-09-01

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处理与社员关系时常用的两种重要治理模式。两者各有利弊,根据合作社不同发展时期社员与合作社交易的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不确定性的特点,再结合合作社的发展需求及核心社员和普通社员对合作社发展的相对重要性,分析不同情境下合作社对核心社员和普通社员的适宜治理模式。总结起来,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对核心社员的关系治理程度由高向低变...

作者:崔宝玉 程春燕 出版时间:2017-03-01

文章运用安徽省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民“双重”分化的代际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职业分化表现为农民从业的多元化、兼业化,主要流向非正规的工业部门、服务业次之、正规的行政事业部门最少,但老一代留在农业部门的比例远高于新一代。农民收入分化表现为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农民向非农部门分化主要是Ⅱ兼农户,Ⅰ兼农户主要倾向于在农业...

作者:张藕香 出版时间:2016-04-0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第一性关系,是关乎人类持续生存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关系。因此,可以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文明程度。倘若用生物进化论或人类起源说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形成则源于人对自然的分化和外离,是人类长期展开创造性实践的结果。

作者:包龙源 梅军 出版时间:2019-06-01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76.2万个,比2016年增长8.4%,其中社会团体35.5万个,基金会630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0.0万个。70490353从数量和规模上看,社会组织发展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社会组织要实现组织目标,发挥自身功能,必须进入特定的场域中,如城市或农村的社区、单位与网络等。而单位的封闭性、网络的虚拟性无疑增大了社会...

作者:出版时间:2019-05-01

本文通过八位女博士生对未来职业所要表达、实现的希望和预期自我以及需要避免的恐惧自我进行了深度访谈,发现女博士生职业可能自我的特征及其关键驱动维度——自我构建和他人影响,从而打开女博士生的职业可能自我形成的黑匣子,为女性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的探索提供新鲜视角,并为定量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肖薇 罗瑾琏 徐红 出版时间:2012-10-01

本文着重讨论了基本公共服务在哪些维度和层次上有助于减贫。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互构使贫困者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外显多维行动困境和内化发展能力不足。本书提出四种不同的基本公共服务类型主要是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贫困人口,在四个维度上有助于减贫:一是构建社会安全网,提供兜底保障和防止返贫;二是重新发现贫困个体的价值,“孵化”并为其“起飞”创造条件...

作者:李卓 出版时间:2021-10-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