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减贫效应     检索到  23316  条相关信息

精准扶贫作为一种外因与内因相互作用的过程,不仅带来了作为内因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物质运动,而且带来了内因和外因的意识或精神运动。前者直接表现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经济发展条件和水平的变化,特别是贫困人口的减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缩小等,这些主要是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而言的,更多是直接效应。而贫困群...

作者:郑宝华 出版时间:2021-10-01

当前,民族政策、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扶持政策、兴边富民工程、社会保障制度、扶贫开发政策,以及其他各类社会政策、经济和区域发展政策等构成了我国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政策体系,政府、市场、社会、个人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反贫困合力,构建了我国当前的“大扶贫格局”。在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政策体系中,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由政府主要担责的反贫困制度安排,发挥着“托底”保障的基础性反...

作者:王延中 出版时间:2017-09-0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也是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自2009年我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振动效应,如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保障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效应、城乡劳动...

作者:出版时间:2015-03-01

本文提出了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聚焦中国劳动力流动的效应与政策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缘由,并探讨了国劳动力流动的效应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作者:樊士德 出版时间:2023-12-01

农民合作社领办主体的异质性导致其利益联结带来的融资创新的机制和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采用A-F双界线分析法和PSM-DID模型实证评估和比较了不同类型主体带来的金融效应。研究发现,获得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农户往往具有较高的效应,以农业企业、村干部、种养大户为领办主体的农民合作社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对纯农型贫困农户的效应最为明显,...

本文对链式融资的效应和不同主体在供应链、产业链环节联结中模式创新的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基于2011年国定贫困线对农户进行分组,对比不同组别中采用产业扶贫参与链式融资的农户比例,通过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倍差匹配法分析了基期贫困农户与非贫困农户使用链式融资的效应。研究发现,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带来的效应总体较好,“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龙头企业...

从经济溢出理论来看,我国脱贫攻坚具有三个层次的溢出效应,分别体现为涓滴效应、正外部性和战略递进。前两者是反贫困治理的核心理论依托,分别凸显了经济分享性和政策的空间外溢,其实践价值在于形成乡村新经济增长点和把握外溢性强的重点领域;而战略递进则重点关注了时间演进与制度变迁,这与现阶段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存在逻辑暗合。因此,应从战略递进逻辑入手,厘...

作者:解安 侯启缘 出版时间:2022-01-01

在国家与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中,多元化贫困治理促进了贫困社群的社会资本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逢街特定的社区情境因素为社会资本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建构作用。社会资本具有重要的效应,它将传统主要局限于亲友和邻里等局部小范围的守望相助发展成一种社会性的人文关怀,把贫困社群原本断裂的社会网与更广泛的个人、市场与公共机构联系起来,有效促进了他们的社会融入。本章从社会资...

作者:刘敏 出版时间:2013-08-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