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风险观念     检索到  37368  条相关信息

风险包含着人主观意识建构的成分,风险观念与一个群体的文化相关。先秦诸子在认知风险的立场上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儒家较理性,担忧人伦秩序;墨家更敏感,担忧食货产备;道家则以“有为”“群处”为风险而追求返璞避世,法家强调个体民众在赏罚机制下面对风险能抱死志、任天命,纵横家则将风险与机遇并同视之。西方风险文化理论在“格/群”理论框架下归纳了官僚型、社团型、隐士型、层...

作者:张耀 张亚东 出版时间:2021-01-01

对于集体行动的解释,传统理论有奥尔森为代表的个人利益论,以及涂尔干为代表的集体观念论。本文指出,在解释集体行动时,“利益与观念关联”的理论路径更具有解释力,而这一理论路径在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以及道德博弈论中都具有相关的理论资源。

作者:陆自荣 出版时间:2010-07-01

迄今指1956年。——译者注为止,许多人从不同角度检讨过中国的特质,以下即其一例。

作者:安部健夫 宋文杰 出版时间:2017-06-01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在进入城市、融入城市过程中,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就业观念虽不能直接决定就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就业方向和职业选择。当前严酷的就业环境与就业观念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不适当的就业观念既会影响劳动者主观的就业行为,也会影响劳动者的就业、创业与职业转换能力。从历史的角度看,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而变化。相比于...

作者:郑欣 出版时间:2018-07-01

本文对近代化中同样面临困境的两个国家———中国和日本作一比较,从中探寻文化观念对“国民性”塑造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透视中国在转型发展中文化价值观念的演进轨迹,即面对未来发展时的 “观念革命”。技术革命、制度革命的基础和最终归宿在于“观念革命”。社会主流意识摆脱旧的传统和秩序束缚开辟新的境界,是民族国家开创未来的根本之途。

作者:潘晓成 出版时间:2021-09-01

美国文化机构的“非营利”观念,意指某种机构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利润,而是推动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其“理事会制度”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调动一切力量保障其预设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其所有资金和资源都用于公益性目的。这些观念和制度的借鉴不只有利于推动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应当成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可选途径之一,从而在整体上推进我...

作者:高迎刚 出版时间:2015-12-01

主持人:“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这句口号原来是申办大运会的一句口号。不过随着大运会的成功举办,这句口号真的变成了现实,深圳和世界真的实现了零距离。那么在零距离的背后它呈现了怎样的深圳精神和深圳理念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聊聊“深圳十大观念”之第五讲——和谐的追求。今天我们请到的两位专家,一位是葛剑雄先生,一位是胡洪侠先生。

作者:葛剑雄 胡洪侠 出版时间:2013-08-01
关键词: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问题十分关注,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但是随着治理程度的不断加深,贫困分布不均衡等不同类型的贫困问题也逐渐显现。解决农村问题,需要从农户面对的风险入手,辨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农户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风险类型,从而展开农户生计风险研究,以更为有效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本文首先说明了农户需要面临主要返贫风险及升级风险,其次评估了农...

作者:尚海洋 马静 出版时间:2023-07-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