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精神病犯罪人     检索到  1254  条相关信息

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精神病人70585207犯罪及其刑事责任能力、强制医疗等问题。近二十年,我对有关问题的考察,加入了精神卫生的视角。由《刑法》《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针对精神病罪人的强制医疗,与《精神卫生法》规定的适用于一般精神障碍患者的非自愿住院(包括保安性非自愿住院和救护性非自愿住院)一起,共同构成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制度。在非自愿住院范畴...

作者:刘白驹 出版时间:2019-08-01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犯罪也逐渐增多,不容忽视。由于身体、心理等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会逐渐降低并最终丧失,相当高龄的老年,由于年龄、生理等原因,适用某些刑罚丧失了改造意义;但是老年人也有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因此按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老年人的社区矫正是可能也是可行的。但是在犯罪老年人社区矫正问题上应当更加关注老年罪人个人状况,社...

作者:周俊山 出版时间:2015-02-01

刑事司法制度,主要包括刑事诉讼制度、刑事执行制度。本章所列提案涉及的问题都可以归入刑事司法制度。精神病罪人的强制医疗也属于这个范畴,但因也是刑法问题,且具有特殊性,故另列一文。

作者:刘白驹 出版时间:2019-08-01

出狱后,往往会面临各种困境,为更好地帮助她们适应社会,个案工作的介入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本文中,工作者主要运用心理分析理论和“人在情境”中理论,帮助案主充分调动资源,发掘自身潜能,使其尽快化解危机,完善自身。

作者:艾晶 出版时间:2017-12-01

本文住要介绍了精神病的涵义,精神疾病的类型、分布与诊断,精神疾病的治疗这几个内容,并列举数据进行分析。

作者:朱力 出版时间:2008-04-01

但强制措施决不意味着要把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都关起来,因为在判处某人有罪以前,他/她毕竟还只是被怀疑为罪人,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应当尽量不采用羁押这种最严厉的强制措施:一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能保证配合刑事追诉的每一个阶段;二是他/她不会再去危及其他人的安全。

作者:刘仁文 出版时间:2008-11-01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有效的遏制犯罪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人们迫切希望对传统刑罚制度进行改革,尝试建立一种社会化的新的刑罚方式——在这种背景下,社区矫正制度应运而生。建立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转变职能理念、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刑罚执行制度的探索,也是我国社会进步...

作者:王越飞 出版时间:2008-11-01

将刑事契约观加以应用,至少有以下好处:一是在制度层面上,有利于完善我国程序体系的设计,在实践层面上,有利于提高效率,减轻案件压力;二是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这对并不发达的我国有特殊的意义;三是有利于培育尊重被告人程序主体地位的观念;四是有利于促使罪人认罪和悔罪,有利于其回归社会;五是有利于将“坦白从宽”的刑事政策制度化;六是可以将该制度与保障被害人权益问题结...

作者:吴大华 黄瑶 出版时间:2008-11-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