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直接登记制     检索到  13858  条相关信息

近年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 快速成长,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 社会组织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弥补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空缺;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治理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多元治理的格局逐渐形成。 社会组织发挥的中介作用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组织进行的政策倡导扩展了社会的公共领域。

作者:金锦萍 刘培峰 沈国琴 方志平 出版时间:2012-04-01

金融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则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公司支撑的,而上市公司则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分析了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企业主板市场直接融资和预上市企业的基本状况,发现存在着上市公司数量和GDP水平不匹配、融资规模较小、上市公司行业失衡、区域分布失衡等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蒲斯纬 出版时间:2014-04-01

2004年中央计划从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补贴粮食主产区粮农,但是如何补贴,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方案。从安徽省全省和吉林省东丰县直补试点的做法看,还存在不少不完善之处;而且考虑到今后我国粮食市场可能发生的情况,对粮农光有直补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补贴种粮农民,应该说国外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做法,我国应该在相关政策设计时加以学习和借鉴。

作者:李成贵 出版时间:2008-02-01

《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以地方立法形式确认了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改革成果,也率先在统一管理社会组织方面进行了地方立法创新。《办法》对社会组织的准入管理、过程管理和退出管理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其在降低社会组织登记门槛、推进社会组织的去行政化、建立年度报告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芳 孙旖旎 出版时间:2015-06-01

文章主要阐述2000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情况,2000年,对于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试点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并取得了预期效果,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法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在摸索中建立,双重管理的作用初见成效,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对登记管理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同,全国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共登记5...

作者:孙伟林 李耀东 出版时间:2001-11-01

2001年,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稳步推进的一年。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工作在全国全面铺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共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8万余家,遍及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劳动、民政等行(事)业。通过复查登记,达到了对民办非企业单位进行一次检查、清理、整顿的目的,初步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本文将主要通...

作者:赵泳 吴起英 出版时间:2002-12-01

本文是2002年中国城镇就业报告。文章首先分析了就业形势和失业率的变化,然后介绍了实际就业和失业的状况,从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状况看,尽管登记失业率在逐年攀升,但比较来看,中国目前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并不是很高。接着分析了我国的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及评价。

作者:蔡昉 王美艳 出版时间:2003-07-01

借鉴国际社会工作者评价制度的经验,结合我国现有职业评价制度背景,我国社会工作者评价制度逐步构建起来。我国的社会工作者评价制度以职业水平考试为核心,包括职业水平证书登记、继续教育等方面。评价制度确认社会工作者资格,建构了政府管理和行业管理双重框架,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服务技能和水平的提升。

作者:马福云 出版时间:2010-07-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