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收益剩余权     检索到  22528  条相关信息

增加农民收入,要构建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作者:陆汉文 黄承伟 刘晓山 蔡志海 何家伟 吕方 出版时间:2017-11-01

以“外嫁女”上访为代表的一类社会矛盾,由于缺乏对应的法律规范,在解决过程中很难采用是非对错的裁决模式处理。大量无法进入法律渠道的法治剩余问题深刻地困扰基层治理。信访制度及其背后的行政体制采用与法院相异的原则对待社会矛盾,践行一套独具特色的矛盾化解机制。信访制度一方面将不能进入法律途径的法治剩余问题吸纳进入行政体制,激发地方政府积极回应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促进行...

作者:桂华 出版时间:2017-07-01

全面的收益测算同样是节水灌溉技术补贴标准制定的重要价值参考依据。本章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量化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全部收益,从而为进一步的补贴标准核算提供全面的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识别农户采用滴灌技术所带来的市场化收益和非市场化收益;(2)借助市场价格测算农户因滴灌技术采用而获得的市场化收益;(3)探明滴灌技术采用与区域社会生态环境变化之间的对应关...

作者:出版时间:2019-12-01

本文阐述了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的重大意义,并重点分析了四川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现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是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四川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改善种植条件、发展集体经济、完善补贴制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但仍面临粮食种植成本不断提升、种植收益持续走低、部分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等现实挑战。本...

作者:尹业兴 梁晶 出版时间:2023-06-01

要保障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必须确保其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而稳定的收入离不开乡村产业的发展。我国乡村产业仍处于升级期,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推进制度改革、技术创新和市场发育三个维度的突破和协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让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在这一过程中,要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

作者:周振 出版时间:2022-12-01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贫困村,王码村从整体上看更多表现为相对贫困,贫困线界定标准较全国水平高,因此脱贫的模式也有一定的特色。本文在分析王码村贫困特征和原因的基础上,对王码村的脱贫模式进行剖析。通过调研分析,王码村的脱贫模式可以浓缩为“产业+福利+集体转移支付”的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为贫困户提供收入机会。同时产业发展促进集体收入增长,增强利用集体收入对贫困...

作者:徐海俊 张宗帅 董艳梅 出版时间:2020-10-01

从以上各类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可大致确定,它们主要面对怎样的客户。然而,在那些原来的市场空白处,究竟怎样才能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却需要金融机构的创新行为。

作者:刘小玄 刘小玄 出版时间:2012-10-01
关键词:

在农民乡城迁移和农业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如何通过“再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受到高度关注。对崇州、义乌和青州等地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以退促用”的典型做法分析发现,如果能够调动农民及其他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无论是承包地、宅基地单独退出还是二者“一体退出”,都可以显著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农村高水平发展。不过,除存在农民不能“失地”的认识误区外,当前...

作者:刘同山 出版时间:2020-08-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