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成长发育     检索到  15035  条相关信息

培育和壮大社会组织,是上海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检验上海综合配套改革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浦东新区作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地区,在推进社会组织成长发育中,走在了全国的前面。通过深入考察和分析其成就与不足,作者提出了如下的发展路径:重构政府—社会组织关系的新模式;创造有利于社会发育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空间;...

作者:郑乐平 出版时间:2009-04-01

本文介绍了农民维权组织的典型形式,分析了农民维权组织的意义,探讨了农民维权组织存在的问题。

作者:于建嵘 出版时间:2005-06-01

作为人口转变结果而形成的人口结构特征,以及作为计划经济遗产的大规模剩余劳动力积淀,能够在改革开放时期转化为经济增长、结构变化和收入提高的源泉,关键在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和就业的持续扩大。本章回顾改革如何推动劳动力市场配置机制的形成,劳动力大规模跨城乡、区域、部门的流动,就业的数量扩大和结构变化以及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阐述这一系列改革及其...

作者:蔡昉 出版时间:2018-05-01

在西方社会,随着市场化、工业化的进程,曾出现了社会形态的变更。西方社会学的几位著名奠基人如韦伯、涂尔干、滕尼斯等人都曾经用自己的术语对这样的变化予以描述。这已经是一百余年前的事情了。在中国,20世纪40年代时费孝通先生也曾使用“熟人的社会”向“陌生人的社会”的转变来表达类似的变化。在中国社会,这一变化真正深切的发生却是从1978年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的...

作者:陶传进 出版时间:2008-10-01

本文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市场体系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对市场化指数与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性的测算,揭示了地市区域市场发育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在要素市场中,对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剖析则表明:推动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农村劳动力市场,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城乡二元分割状况;集约化利用城乡土地资源,改革现有土地利用及流转中不合理的制...

作者:徐同文 出版时间:2008-06-01

借助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来研究社会横向纽带的发育,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场所。其难得之处在于,大灾大难面前,同样受灾的人们之间变得更加亲密了;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也由于一幕幕前来帮助的景象,而变得亲密了。

作者: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词: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以及改革带来的增长成效,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积极的认可,也引起各国特别是有着类似制度起点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兴趣。中国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并非像一些学者断言的那样,在进度和程度上滞后于其他领域的改革(如 Lardy,1994),而是作为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节奏上和方式上与整体保持协调,具有型的中国式改革特色。因此,在...

作者:蔡昉 出版时间:2009-11-01

本章开始将之前的部分进行拼合,看一下能拼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作者:出版时间:2011-06-01
关键词: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