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地权     检索到  311  条相关信息

在威权体制的宏观背景下,村民自治这种村庄治理方式能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发展、完善,现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功不可没。土地承包制实施以来,虽然大部分农地产权被界定为农户所有,但承包地的调整,宅基地的分配和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权利依然掌握在村集体手中。现阶段,农民比城市居民表现了更高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对民主权利的珍视,也恰恰是因为土地的集体...

作者:陆雷 出版时间:2010-03-01
关键词:政府土地农民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2卷·村庄类第11卷·长江区域第4卷)出版时间:2018-08-01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调查(总第12卷·村庄类第11卷·长江区域第4卷)出版时间:2018-08-01

自然资源开发中的财产权利保障和财产权利限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自然资源开发和财产权利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从民事法的角度着手。从这个角度研究此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财产权利制度和自然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揭示农民地权和资源开发之间的内在紧张,以及农民地权保障的法理基础,为研究自然资源开发和财产权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地权制度的变化提供一条分析途径。

作者:杨一介 出版时间:2012-11-0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了将农村土地权属分离为集体所有权和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对计划经济时期“集体所有、集体经营”“两权合一”土地制度的重大创新。该制度一度释放出巨大潜能,创造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解决了我国几亿农民吃饭问题的减贫奇迹。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承包农户无力耕种土地的问题十分突出,农民流转土地的现象日益...

作者:出版时间:2018-08-01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发布时间:2022-06-29
关键字:地权稳定;多维贫困;多维相对贫困;农业投资;非农就业

中国近代以来土地制度发生了多次剧烈变迁,但地权流转始终遵循着两种未变机制:土地的多元主体占有和地权的不完全转移。史学研究强调中国的权利观与西方个体化的权利观不同,中国产权的基本单位是“家”,土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祖产。以埃里克森为代表的产权经济学研究者强调中国复杂的地权结构使近代中国落后,也使当下的经济发展受阻,只有个体性产权明晰的“简...

作者:王庆明 出版时间:2017-12-01
所属图书:中国近代乡村研究的理论与实证出版时间:2012-1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