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土地荒漠化     检索到  32320  条相关信息

解决荒漠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缓和人地关系,减轻人类社会对土地 的生态压力。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能动性的理论,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是最积极的因素,因而也应该成为解决荒漠化问题的主要力量。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也表明,荒漠化问题的真正解决,有赖于调动人的能动性。

作者:宋迎昌 黄顺江 李红玉 刘治彦 出版时间:2019-09-01

根据国家林业局发布的第三、四、五次《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1.16万平方公里,分别比2009年、2004年和1999年减少12120平方公里、24574平方公里和62498平方公里;2014年全国沙化土地面积为172.12万平方公里,分别比2009年、2004年和1999年减少9902平方公里、18489平方公里和2...

作者:宋迎昌 黄顺江 李红玉 刘治彦 出版时间:2019-09-01

我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防治荒漠化行动走在前列的国家。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国家就陆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荒漠化治理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宋迎昌 黄顺江 李红玉 刘治彦 出版时间:2019-09-01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而发生的土地荒漠化,是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中的重大挑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进入21世纪,我国曾经持续了几十年的荒漠化扩展态势出现扭转,但其缩减仍处在脆弱和不稳定状态。为此,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防治荒漠化的目标:今后五年中国将治理沙化土地1000万公顷,力争到2020年使全国50%以上可治...

作者:出版时间:2017-11-01

为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我国荒漠化防治模式,本课题将重点放在“点”的研究上,希望通过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点”,探索其应该采取的综合防治模式。

作者:宋迎昌 黄顺江 李红玉 刘治彦 出版时间:2019-09-01

如前所述,荒漠化的形成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主要是全球气候转暖和持续干旱,以及近些年来反厄尔尼诺天气现象的出现和特殊的区位条件;二是人类因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社会活动,如工业化及能源消耗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过垦、过牧、过伐、过樵、过采、过度开矿和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作者:宋迎昌 黄顺江 李红玉 刘治彦 出版时间:2019-09-01

荒漠化现象在人类存在早期就出现了。古代苏美尔人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曾拥有5万人口的乌鲁克城邦成为荒漠中的沙丘。有“罗马帝国粮仓”之称的北非,曾有600座城市,现在成为千里不毛之地。进入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规模开垦西部大草原而造成严重的风蚀沙化和沙尘暴,北美大陆的80%地区受到影响,高达300米的黑风暴穿越纽约市进入大西洋几百公里海域,纽约成为著名的“尘窝”...

作者:宋迎昌 黄顺江 李红玉 刘治彦 出版时间:2019-09-01
所属图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19~2020)出版时间:2019-12-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