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地间接金融创新     检索到  35969  条相关信息

如第2章相关部分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地金融的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现有研究也有几点不足。

作者:出版时间:2015-02-01

农村土地金融是指通过农村土地的买卖、租赁、股权投资和抵押等来融通资金的经济活动。其实质是发挥土地的财产功能,将固定在土地上的资金动员起来,使其进入流通领域,以扩大社会资金的来源。实际上,这是一个土地金融化的过程。通过土地金融化,可以打通农地市场与资本的对接通道,盘活农业部门的各种资产,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各种资源来为农业发展服务,从而促进农业部门生产力的提高。...

作者:出版时间:2015-02-01

本报告对2015年以来农地金融服务创新模式进行了梳理,将其按照农地产权抵押形式分为基于农地产权抵押的金融服务模式、“农地+地上设施等”组合担保模式、“金融机构+第三方”担保模式等五类,并就这些模式所体现的共同特征与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未来农地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各方承担的功能与相互关系加以探究。

作者:李利华 出版时间:2019-04-01

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生产要素的现代化和要素组合配置关系的优化。由于存在城乡二元制度障碍,长期以来农村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结合并不紧密,土地资产和资本属性被严重抑制。近年随着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土地要素为核心的农村生产要素重组正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开展,已经并将进一步深刻改变城乡产业和空间形态。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如果没有资本要素参与...

作者:涂圣伟 出版时间:2019-06-01

福利改进是农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得到保障的目标导向,那么,农地流转中供求双方福利改进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从土地金融的视角来看,农地流转中土地金融工具运用的边界条件是什么?以下将展开深入分析。

作者:出版时间:2015-02-01

本章在研究探索金融扶贫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持续改进和创新金融精准扶贫的方式和方法,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喻新安 杨保成 刘晓慧 豆晓利 出版时间:2019-10-01

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基础性工作,是继农地承包到户之后又一次关键变革。正确认识当前正在推进中的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有利于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本文系统分析了此次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目标、意义,并回应了关于此次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主流认知偏差。本文主要观点如下。①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直接目标是深化农地制度变革,推动建立“归属明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

作者:钱龙 洪名勇 出版时间:2017-03-01

河南农村金融经历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如供需矛盾突出、民间金融不规范、产品及服务亟须拓展等一系列突出问题。今后,河南应从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地方性立法、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生态环境、引导民间金融规范发展、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等方面,加快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河南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的...

作者:赵执 出版时间:2015-04-01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