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农业源氮、磷排放     检索到  51561  条相关信息

通过对中国、美国、欧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发现,欧盟、美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以N2O为主,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则主要来自动物肠道及粪便管理、水稻种植的CH4排放。从三大经济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来看,未来欧盟氮肥使用的减少以及大宗畜产品数量的下降,都将促进欧盟农业温室气体进一步减排。相比之下,未来美国氮肥施用量和养殖牲畜数量的增加趋势,意味着美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作者:马翠萍 史丹 王金凤 出版时间:2017-09-01

揭示农业源氮磷排放的变化特征、来源构成及其与水环境状况的关系,对于开展农业污染治理和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建立参数化模型测算了1990~2019年湖南省域尺度的农业排放;从排放总量、来源构成及结构变动3个方面研究农业排放的变化特征,并建立回归方程分析农业排放对水环境状况的影响,进而提出治理对策。研究发现,...

作者:马恩朴 出版时间:2021-05-01

中国农业生产方式正处于关键转型期,支农财政和农业技术进步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冲击,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等途径产生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本章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支农财政补贴、农业技术进步偏向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农业排放强度的影响。经验检验结果表明,支农财政补贴提高了农业排放强度,但是与资源禀赋相耦合的农业技术进...

作者:吴伟伟 出版时间:2018-10-01

本章基于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单位播种面积农田利用碳排放和农田利用碳排放强度,研究中国省级层面农田利用碳排放的区域分布特征,定性和定量分析了农业财政支出影响农田利用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提出了提高农业财政支出碳减排效应的政策建议。核密度函数和莫兰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单位播种面积农田利用碳排放区域差异逐步扩大,存在少数排放量较大的省份,农业经济发展水...

作者:吴伟伟 出版时间:2018-10-01

县(市)域碳收支平衡情况是研究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小尺度碳源与碳汇估算过程中,必须强调他们之间的可比性,应尽可能地选择可比性较强的同类型区,以实测值为依据,否则将严重影响碳排放的估算精度。

作者:郭荣朝 出版时间:2016-06-01

实施碳中和国家战略,是我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有力抓手。中国是发展中大国,CO2排放总量巨大。中国要实现碳中和宏伟目标,既需要减排(减少CO2排放)、更需要增汇(增加CO2吸收)。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其碳汇含量是陆地的10倍、大气的50倍,负排放潜力巨大。中国海域辽阔、生态类型丰富,为多种形式的海洋负排放提供了前提。我国...

作者:刘纪化 王文涛 焦念志 出版时间:2021-11-01

本文分析农业排放时空格局和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并结合IPCC核算框架和我国省级排放清单指南,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农业排放测算体系。

作者:何艳秋 周作昂 陈柔 出版时间:2023-01-01

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是我国温室气体清单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包括LULUCF)的17%左右,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对我国全面实施和强化落实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与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现状,梳理了重点领域非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相关政策行动。初步预测,“十三五”期末我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22.2亿吨二...

作者:李湘 马翠梅 出版时间:2020-11-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