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减贫成绩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李友军   发布时间:2016-03-03  编辑:

(2016年3月3日在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李友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和帮助下,全县上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主基调、主战略和州委“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按照“环贵阳·融贵安”发展思路,积极认识和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了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就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县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实现历史性突破,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了一番以上。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6.01亿元,是2010年的2.8倍,年均增长16.21%;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68亿元,是2010年的7倍,年均增长48.71%;财政总收入完成5.36亿元,是2010年的3.5倍,年均增长28.3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17亿元,是2010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5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51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5.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512元,是2010年的2.1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2018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均分别增长23.91%、30.14%;城镇化率提高到45.7%;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3%;五年减少贫困人口5.53万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94.3%


——这五年,我们扩投资、强支撑,基础设施变化最明显。一是实现了“环贵阳·融贵安”外通内联。全县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41.45亿元,惠兴高速、长顺大道、广顺大道等交通要道相继建成通车;花安高速、长广大道快速推进;贵兴铁路长顺段、都香高速长顺段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五横两纵[]”路网干线基本构成,全县公路里程达1275公里,实现100%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除交麻翁落村外全部实现村村通客运目标。二是结束了“人挑马驮”的饮水历史。水利基础设施累计投资6.5亿元,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快速推进,干桥水库、龙井水库及一批提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实现村村通,有效解决了10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病险水库治理项目全面完成,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0.67亩。三是完成了电力电讯到村到户全覆盖。电力设施累计投资5.36亿元,新建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新改建输电线路1454千米,“一户一表”实现100%全覆盖。全县82个村(居)实现移动通讯网络全覆盖,50个行政村实现互联网覆盖。


——这五年,我们建园区、上项目,工业发展活力最强劲。一是园区设施不断完善。累计投资50.79亿元,完成园区道路硬化23.4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41.75万平方米,公租房2.88万平方米,实施了一批水、电、绿化等配套设施,形成了威远工业园区、鼠场工业园区及广顺经济开发区“一园三区”工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园区经济总量持续增强。威远工业园区被列入全省“5个100工程”、全省20个百亿元重点工业园区,鼠场工业园区被列入全省11个重点高载能园区,广顺经济开发区承接配套贵安新区产业步伐取得实质进展。目前,园区累计入驻项目163个,总投资达249.53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0家,累计解决就业8000余人。三是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淘汰工作,完成11对煤矿兼并重组和56个矿山整合工作,以智能立体停车库为代表的高矿重工等一批企业实现转型升级。201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49.5亿元,是2010年的3.45倍,年均增长29.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13.51亿元,是2010年的3.1倍,年均增长22.94%。


——这五年,我们抓特色、调结构,农业产业效益最突出。一是特色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在“长顺四宝”的引领下,4+N”[]山地特色产业发展模式逐渐形成,“长顺做法”成为全省山地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全县累计发展绿壳蛋鸡930万羽,高钙苹果、紫王葡萄、优质核桃发展规模分别达5.73万亩、3.45万亩、18.5万亩,长顺绿壳蛋鸡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被确定为省重点品牌。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万吨左右。二是农业园区辐射效应明显。建成2个省级和2个州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和带动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52个,其中州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达12个,种养大户1718户。三是线上线下市场基础初步建立。持续完善“东西合作”有机农特产品集散中心功能和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成“品长顺”农特产品直销店50家,打通了“山货进城”和“网货下乡”的双向通道,“长顺四宝”线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5%,助农增收效应凸显。


——这五年,我们拓功能、优环境,城乡变化成效最显著。一是城镇规划实现全覆盖。对县城、广顺镇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摆所、代化、白云山、鼓扬、敦操等乡镇城镇规划实现了全覆盖,编制了威远工业园区、广顺经济开发区、乌麻河景区、河坝生态体育公园等一批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多规融合”,规划的前瞻性、实用性及操作性不断提升。二是“哑铃型”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县城老城区、城南新区和威远片区加快扩展,县城规模增加到7.09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一城三区、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建成东朝城市综合体、御景金湾、东方明珠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完成了长顺大道、城南大道、星筑园广场、城南市政广场、城市山体公园等一批市政设施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累计投入1.5亿元实施广顺示范小城镇镇区路网、绿化、照明、外立面改造、污水处理等工程,整体形象和综合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三是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推进。以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摆所、白云山、敦操等特色鲜明的小镇快速发展;威远潮井、广顺凤凰坝等一批“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效应明显,农村文明新风逐渐形成。


——这五年,我们保稳定、惠民生,社会事业发展最全面。一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累计投资14.12亿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完成了102所中小学校建设和改造,建成县民族高级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三小学、第二幼儿园、第三幼儿园和15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班班通”全覆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二是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投资6310万元实施137个医疗卫生基础设施项目,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相继通过二甲评审,规划建设了县中医院(原第二人民医院)。城镇医保、农村合作医疗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全县现有床位1034张,新农合参合率连续5年达96%以上,惠及5.11万户147.4万人次。三是文化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先后成功举办“杜鹃湖·白云山”旅游文化节、紫王葡萄采摘节、高钙苹果采摘节等活动,累计实现旅游收入63.54亿元,接待游客791万人次;投资892万元完成4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完善老年活动中心体育设施,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8296套、“户户通”19818套,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四是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深入。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49亿元,以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以产业扶持为重点,全县贫困人口从“十一五”期末的2.56万户10.57万人减少至2015年的1.42万户5.04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从45.3%下降至19.88%。五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政策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困难群众补助救助资金2.36亿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956套10.36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2.03万户,先后建成7所敬老院和1所日间照料中心。就业创业工作全面推进,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2%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4.15万人。六是“平安长顺”创建不断夯实。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深入开展,“天网工程”一期投入使用,社会治安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依法治县和“六五”普法工作顺利开展,信访形势平稳可控,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这五年,我们转作风、促改革,工作作风转变最扎实。一是依法行政取得新成绩。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加强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决策、审批、执法、监督等系列行为,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建设,认真贯彻县委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45件、政协委员提案375件,办结率均达100%。二是行政效能取得新提高。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功能,368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服务,以广顺镇为试点下放196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电子政务平台建成使用。三是廉洁从政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创新调查研究、政务公开和网络问政等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切实解决“四风”问题。控制“三公经费”开支,规范公务用车管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给予政纪处分64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法制建设、应急管理、人民武装、国防教育、人防战备、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科技、气象、档案史志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扎实苦干,交通基础设施等多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几个方面工作:一是狠抓产业发展。一产方面,以“5582”工程为抓手,绿壳蛋鸡、高钙苹果、紫王葡萄、优质核桃四大特色产业分别新增100万羽、0.7万亩、0.7万亩、0.5万亩,新增专业合作社80个、运输和配送队伍80个,20个龙头企业与贫困群众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长顺高钙苹果·绿壳蛋鸡产业园区荣获全州“十强农业园区”、“十佳美丽农业园区”称号。二产方面,“一园三区”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园区道路24.2公里、多种形式完成标准化厂房6.15万平方米、引进入驻项目39个,到位资金18.01亿元,新增就业1208人。三产方面,服务业市场主体增加777家,创建了电商平台和“品长顺”网络平台,在天猫、益万家等商城开设了农特产品专卖店,“东西合作”有机农特产品集散中心、威远物流园功能进一步完善。一二三产分别增长6.5%、15.5%、14.9%。二是狠抓项目推进。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实行“组团包保”和月督查制度,倒逼工期,挂图作战,确保了广顺大道、长广大道、威远古镇、干桥水库、威远物流园、县客运东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围绕中央、省、州投向,结合“十三五”规划谋划了重大基础设施、高效农业等七大类408个项目,总投资963亿元。同时,积极盘活现有资源和资产,采取贷款、基金、债券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全年融资到位资金20.14亿元,确保了政府性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三是狠抓城乡统筹。全县城乡建设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四国风情小镇、长兴古街、城南豪庭、顺景花苑、环宇天下、在水一方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广顺示范小城镇升级改造工程顺利实施,道路白改黑和房屋外立面改造工程稳步推进,完成但明伦博物馆建设,完成镇区垃圾收储转运站建设工程和雨污管网铺装。威远古镇改造基本完成,建成潮井、凤凰坝、中院等一批美丽乡村,在各乡镇(街道)启动了7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四是狠抓民生改善。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投资1.85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912户、小康房168户,实施432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400套扶贫生态移民安置房主体工程建设;全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47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25万人,城市低保、农村低保标准增幅分别达27.54%、31.63%;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01%;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2%和11%。


各位代表,五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年来的发展变化告诉我们:长顺是一片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热土,长顺的干部群众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只要我们坚定不移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就一定能够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后发赶超,创造美好未来。五年来的发展启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坚持县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确保发展方向不偏航。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折腾。敢于破旧立新,创新理念,积极破解发展难题,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科学、更协调、可持续。必须坚持深化改革不停顿。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争取主动、赢得机遇的有效手段,针对牵动全局、影响深远的问题和难题,不断探索完善体制机制,增强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必须坚持改善民生不懈怠。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发展措施应民而出、安危冷暖为民而系,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赢得广大群众信任和支持。必须坚持维护稳定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打击违法犯罪,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为后发赶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不放松。倍加珍惜加快发展的机遇和团结协作的良好局面,坚持立足于法、于法有据、依法行政。围绕下放权力、公开权力、规范权力、监督权力、问责权力,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健康向上的政治新常态。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干部职工,向在我县投资兴业的创业者,向驻县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和公安政法干警,向长期关心、支持长顺发展的社会各族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地处良好区位而基础薄弱。虽然我县属黔中经济区,毗邻贵阳和贵安新区,已成为“两贵”半小时经济圈,但无论是经济总量、财力、产业业态,还是交通、水利、旅游、观念、人才等基础却十分薄弱。二是面临平台完善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矛盾。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县虽已初步形成了“一园三区”的开放平台,但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招商引资的压力加大,难以形成快速集聚发展的氛围,部分落地企业处于筹建期,部分企业竞争力不强,因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企业效益下滑,税收贡献率、就业带动能力弱。三是有产业而支柱和带动作用不明显。我县以“长顺四宝”为主的特色农业取得巨大发展,开创了全省山地特色生态农业的“长顺做法”,但因规模不大,农业“接二”和“连三”受到影响,产品附加值不高,形不成抢占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二产方面,虽有规模以上企业40家,但缺乏支柱产业,带动能力不明显。四是城市面貌有变化而吸引力不强。随着城南新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威远与县城的同城化发展,县城规模得到了快速扩张,但因城市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教育、文化等历史“欠账”较多,规划相对滞后等问题,县城业态不多、业态不新、服务不全,承载能力较弱,难以形成集聚发展的吸引力。同时,当前我县还处于经济发展换挡期、全面脱贫攻坚期、政府职能转变提速期,制约我县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依然较多。这既是前进中的难点,发展中的拐点,也是今后工作中的重点,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的厚望。


“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我县大有可为的重要历史机遇期,是实现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最关键时期,是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决胜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顺作为黔中经济区核心城市群唯一一个国家扶贫重点县,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这是我县补短板的重要机遇期。二是随着道路交通等要素的突破性改变,我县黔中经济区、黔中核心城市群、“环贵阳·融贵安”的区位优势加快释放,将为我县参与黔中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提供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三是随着农业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工业园区平台的不断完善、城镇聚集功能的不断增强,我县在“接二连三”的基础上,农旅结合将全面发力,加快速度、做大总量、完善功能已成必然。我们要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十倍的付出、百倍的干劲,坚定目标任务不懈怠,以更快的节奏,更实的作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谱写“五大发展理念”长顺新篇章!


“十三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州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不动摇,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三大战略[]”、做好“三篇文章[]”、实施“七大战略行动[]”、朝着“三区三基地[]”目标,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抢抓发展新机遇,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完善发展功能,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确保同全国全省一起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5%;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71∶26.15∶57.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7.17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民营经济比重达到65%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3.2%;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万人以上;服务业就业比重达3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3%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以上;每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0万吨左右。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今后五年,重点实施七大战略行动,着力构建七大体系。


(一)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构建富民强县综合体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统筹推进,到2020年,消除贫困人口5.04万人,实现4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3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一是通过大扶贫推动基础设施跃上新台阶。抢抓国家加大贫困地区铁路、公路建设力度的机遇,加快推进贵兴铁路长顺段、花安高速长顺段、都香高速长顺段及县内国省道、农村公路建设,着力构建“三高一铁[]、五横两纵、通村油路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全面实施50户以上自然村寨通组公路、串户路建设,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宽带网络、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二是通过大扶贫推动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按照“藤缠树[]”扶贫模式,加快推进“4+N”产业发展,建成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结合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引进大型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配送、销售企业,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接二连三”。三是通过大扶贫推动城镇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重点依托城镇和园区,完成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吸纳更多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全县城镇化率提升7个百分点以上。四是通过大扶贫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跃上新台阶。结合“绿色长顺”三年行动计划,实现25度以上坡耕地和重点水源保护区15至25度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带动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五是通过大扶贫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跃上新台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两线合一”。完成全县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完成农村幼儿园、中心集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


(二)实施强产业战略行动,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按照“三区三基地”的目标定位,一是优化布局,推进产业聚集发展。依托“一园三区”平台,按照各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大力发展与贵阳、贵安配套服务产业,加快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特色轻工、新型建材、刀具等产业发展,突出各园区优势和主导产业,增强园区竞争力。二是高端定位,优先突破新兴产业。抢抓国家大力扶持发展新兴产业的机遇,加快推进与贵安新区装备及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培育发展一批中药材加工、健康绿色食品为主的大健康新医药产业和一批节能环保产业。三是广泛培育,快速提升服务业。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娱乐、酒店餐饮、家政服务等生产、生活现代服务业。推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信息技术应用,构建“互联网+”新兴商业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发展金融服务、科技信息服务、健康养生服务以及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四是接二连三,加速推进旅游业。着力推动“4+N”产业扩面、提质、增效,重点打造绿壳蛋鸡、高钙苹果、葡萄、核桃等全产业链;深入挖掘“一山、一湖、一树、一井”、“金竹夜郎”等资源,大力发展康体养生、休闲度假、生态采摘旅游产业,着力打造具有山地特色的乡村休闲度假基地。


(三)实施强基础战略行动,构建完整支撑体系。一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成花安高速、都香高速和贵兴铁路长顺段,升级改造G354县城至牛滚塘、G356惠水珠帘洞至长顺马路和S311惠水三棵树至长顺代化等一批国省干线,建成县城东、城南、广顺等二级客运站和长顺火车站,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工程,构建起四通八达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和基层水务能力建设,加快城乡供排水管网和民生水利保障工程建设。力争建成板丛、洪桥两座中型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完善县城和完成乡镇集镇、园区供排水设施,巩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水质达标率100%。结合城镇绿化实施麻线河、乌麻河等一批河道治理。三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启动“智慧长顺”建设,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构建现代网络体系,实施光纤宽带、数字化广电网络“进乡入村”工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实施开放创新战略行动,构建发展动力体系。坚持“环贵阳·融贵安”发展战略,加快与“两贵”的区域经济合作,实现互动互促,构建全面开放创新发展的新格局。一是扩大区域对外开放。把广顺作为融入贵安开放发展的“门户”,加快县城—广顺—贵安同城化步伐,加快推动县城—威远—贵阳同城化步伐,加快谋划推进县城—白云山—花溪快速干道建设,加快实现贵阳—长顺—贵安—贵阳大环线的快速无缝对接,努力将我县打造成为“两贵”的节点卫星城市。二是打造对外开放平台。深化细化与广州南沙区对口帮扶工作,加快推进南沙产业园建设。充分整合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优势资源,积极打造一批工业、旅游、物流、电子商务等开放创新发展平台,不断提升长顺对外开放水平。三是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撑平台建设,积极搭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大力实施一批创新平台项目,加快建成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四是实施人才引领。研究制定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大力搭建高层次、实用型人才发展平台,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适应长顺发展的党政管理、专业技术、企业管理队伍、农村实用技术等专业人才。五是构建创新环境。以万众创新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和激励措施,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


(五)实施城镇化带动农村战略行动,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围绕做好“三篇文章”,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政府社会公民三大主体,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一是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的城镇化体系。按照“哑铃型”城镇建设发展格局和“环贵阳·融贵安”发展思路,以重要交通干线为主轴,加快推动县城、威远和贵阳联动发展,县城、广顺和贵安新区融合发展,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广顺为副中心,以摆所、代化、白云山、鼓扬、敦操为节点的布局合理、富有活力的新型城镇体系。二是集中打造产业型特色小城镇。以县城规划区为核心,按照“山水田园盆景城市”的思路,坚持产、城、景融合发展,增加县城规划区人口,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休闲旅游城市。积极抢抓广顺示范小城镇建设发展机遇,以特色产业、商贸物流及文化旅游为依托,将广顺镇打造成商贸文化型小镇。以易地扶贫搬迁为契机,注重集镇规划,完善集镇功能,把摆所、代化、白云山、鼓扬、敦操打造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型、山水园林型、民族风情型山地特色城镇。三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推动资源、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和规范有序流动。扩大农村内需,促进土地流转,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树立构建和谐乡村、促进农村发展的理念,推进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完善农村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到2020年,建成50个以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寨。


(六)实施绿色环保战略行动,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牢牢守住“天蓝水碧、山绿土净”的生态底线。一是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围绕“绿色长顺”三年行动计划,在石漠化地区按照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绿色牌”的思路,大力发展木本中药材、木本花卉种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生态修复工程。到2020年,力争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二是强化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加强水生态保护,严格保护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到2020年,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县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城镇污水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100%。三是构建低碳循环发展模式。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强化节能管理,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全力推动经济循环、绿色、可持续发展。


(七)实施公平共享战略行动,构建民生保障体系。一是实施教育提质工程。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实施新“两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15年教育。继续优化学校布局,推进学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二是实施创业创新工程。以“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3个15万元”、“雁归人员创业就业”等工程为抓手,完善财政保障、金融服务等扶持政策,大力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形成创业带就业、创新促发展的新局面。“十三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6万个,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2%以内。三是实施“健康长顺”工程。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进乡镇(街道)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着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6%以上。四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文化体育设施投入,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完善县文化活动中心功能,重点新建或升级改造县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文化活动设施。五是实施民生福祉提升工程。围绕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不让一户贫困户、一个贫困群众掉队。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建成6个乡镇社会救助中心。


2016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阶段迈进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意义特别重大。我们将按照中央、省、州及县委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增创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质量,为“十三五”期间跨越式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筑牢坚实基础。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5%以上(工作目标1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0%、25%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下达指标范围内。


与此同时,我们将集中力量实施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重大民生项目。今年突出抓好“三个十大”重点工程:


十大基础设施项目:1.花安高速长顺段、长广大道建成通车,开工建设G354国道县城至牛滚塘改扩建工程、S210省道摆所至代化改扩建工程。2.完成干桥水库、龙井水库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板丛水库。3.协助促成贵兴铁路长顺段、都香高速长顺段开工建设。4.完成通组及串户路硬化100公里。5.完成麻线河广顺至洛朗段河道治理。6.启动乡镇集镇供水及污水处理工程建设。7.建成7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点。8.建成县城智能立体停车库2个以上。9.完成128个自然村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10.完成70个村宽带建设项目。


十大产业发展项目:1.初步建成长顺绿壳蛋鸡全产业链项目,新增绿壳蛋鸡养殖300万羽以上。2.完成广顺轻工产业园一期建设,力争开工建设二期工程。3.启动建设长顺贵安配套产业园。4.启动长寨至广顺农业“接二连三”示范带平台建设,高钙苹果、葡萄、刺梨各新增1万亩,完成烤烟种植2.2万亩,中药材、蔬菜分别新增1万亩、2万亩。5.建成白云山100万羽养鸭加工基地。6.引进2家以上金融机构入驻长顺设立分行。7.初步建成乌麻河东(潮井)、西(水厂)两个休闲旅游服务区。8.启动广顺州府文化遗址建设。9.培育旅行社、物流、康体、酒店等新兴经营主体5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经营主体5家以上。10.完成6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建设。


十大民生实事:1.完成敦操、交麻、睦化、摆塘4个乡镇(社区)“减贫摘帽”,实现花红村、洞口村、鼠场村等16个贫困村出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5万人。2.完成长顺东客运站、城南汽车站建设并投入使用,启动广顺客运枢纽建设。3.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1500套。4.启动长顺第三中学项目建设,完成鼓扬中学改扩建工程,完成敦操民族学校、广顺新庄小学2个“全面改薄”项目建设,全面推进乡镇集镇学校寄宿制建设。5.启动长顺第二人民医院(广顺)和乡镇(街道)中心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以上。6.建成“三位一体”殡葬设施并投入使用,建成50个以上农村公益性公墓。7.建成河坝生态体育公园。8.完成“天网工程”二期建设,多彩贵州“广电云” 实现57个行政村全覆盖。9.实现县城至广顺至凯佐公交一体化。10.启动6个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建设。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精准扶贫,狠抓脱贫攻坚。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脱贫总体目标,按照“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州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及“1+10”文件精神,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长顺后发赶超的重大机遇,紧紧抓住国家补短板的各项利好政策,因势利导、乘势而为,确保年内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6.12个百分点,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4个贫困乡镇按省定标准摘帽,16个贫困村出列。一是围绕产业精准扶贫,帮助贫困群众改“穷业”。 首先是丰富、完善并推广“藤缠树”扶贫模式和“4+N”产业脱贫发展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制定各类倾斜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推进脱贫产业对贫困农户全覆盖。在成熟的“长顺四宝”项目区,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尽可能的让贫困农户参与到“长顺四宝”产业中来,切实做到有产可扶。其次是在现有“长顺四宝”项目区内,将已经参与“长顺四宝”的贫困农户产业扶好管好护好,做到产业早见效。再次是按“4+N”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实施中药材、商品蔬菜、畜牧养殖等短平快的产业脱贫项目,使需要依靠发展产业增收的4.23万人享有更广泛的参与度与普惠度。二是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整合危房改造、退耕还林、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等政策,重点开展整寨整组搬迁,对仍然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区域的贫困农户进行搬迁,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1500套,搬迁群众4000人以上。三是围绕知识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拔“穷根”。加大教育资助和就业培训力度,对因学致贫的近5000人和缺少技术的贫困群众进行扶助和培训,力争就近就业和转移劳动力9000人。四是围绕社会保障兜底,帮助贫困群众换“穷貌”。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等方式,稳步推进“两线合一”,使1.02万“两无[]”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五是围绕转变群众思想,帮助贫困群众治“穷病”。坚持扶贫先扶精、气、神的思路,注重扶“志气”、“先富脑袋、再富口袋”,重视发挥“第一书记”、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首创精神,挖掘勤劳致富、自强不息的典型,正确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抓好贫困农户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穷则思变”、“弱鸟先飞”的原动力。


(二)突出投资拉动,狠抓项目建设。始终把扩大投资作为推动我县经济发展的主抓手,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谋项目、引项目、推项目和扩融资”四项举措不动摇,力争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一是超前谋划一批。今年,县级财政继续安排1000万元以上作为项目谋划专项经费,重点围绕“十三五”项目、国家专项基金项目、融资项目等,加强项目储备库建设,认真做好项目的筛选、论证和包装,增大储备总量、提升储备质量。二是突出重点争取一批。深入研究上级资金投向和各项重点规划,建立争资争项考核奖惩机制,对已编制的408个项目排出需要争取国家、省项目“路条”和审批核准的重大项目清单,列出工作进度表,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人,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争取得到国家、省、州更多资金和项目支持。落实好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成果,切实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入园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力争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100亿元以上,3000万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达50亿元以上。三是完善机制推动一批。继续深化“组团包保”项目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重大项目包保服务考评制度,对重点项目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切实解决好项目落地开工投产中遇到的难题。加快推进花安高速长顺段、长广大道、轻工产业园、干桥水库、龙井水库、四国风情小镇、“三位一体”殡葬设施等一批在建项目竣工使用,推动乌麻河山地旅游度假区、河坝生态体育公园、广顺麻线河治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长顺第二人民医院(广顺)、广顺客运枢纽、长顺第三中学、板丛水库、都香高速长顺段、贵兴铁路长顺段、G354国道县城至牛滚塘改扩建工程、S210省道摆所至代化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强化融资保障一批。支持金融事业发展,用好金融政策,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命脉作用。抓住政策性银行的政策机遇窗口期,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改革。努力加快政府实质性融资平台改革,积极探索PPP[]等投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盘活现有资源,采取贷款、基金、债券等多种形式,加大融资力度,力争融资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保证全县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确保年内全县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三)突出城镇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坚持“哑铃型”城市互动发展战略,围绕“显山露水透绿”目标,积极推进“山水田园盆景城市”建设。在规划、建设、管理上着力,在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形象、统筹城乡发展上见效。坚持做好“三篇文章”,力争完成城镇建设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在县城,强化规划引领,坚持长威同城,注重功能完善,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抓好城南豪庭、长兴古街、环宇天下、顺景花苑、东朝三期、威远物流园二期等社会投资项目的推进,确保如期完成。二是抓好县城东客运站、城南汽车站、威远潮井湿地公园、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县中医院(原二医)的建设推进,启动建设河坝生态体育公园、水厂旅游服务区、威远潮井旅游服务区、夜市一条街、长顺第三中学、2个“城市阳台”及3个以上“口袋公园”等政府公共设施项目建设。三是启动老客车站片区棚户区改造,修复完善县城污水收集系统,建设立体停车场,加快推进五金等归行划市工作,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县城品位。四是加强城市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筑。整合城市资源,丰富城市业态,努力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县城吸引力,探索制定农业人口市民化政策,最大程度聚集县城人口。在广顺,完成广顺城镇规划修编工作,完善街道、人行道、绿化、污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北外环大道、长顺第二人民医院、500户移民安置房、麻线河治理、中小学寄宿制宿舍楼等项目建设,引进社会投资,加快镇区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广顺新一轮小城镇开发,树立我县对外招商引资的又一新形象。在乡镇,抓住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建设的契机,按照规划建设一批安置房、带动一批小城镇的思路,科学规划,丰富集镇业态,完善集镇功能。实施乡镇标准化卫生院建设,推动乡镇集镇中小学寄宿制,实施污水、排水改造工程,推进摆所、代化、白云山、鼓扬、敦操建制乡镇在城镇规模和功能上的提升。在农村,加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程建设力度,巩固提升广顺凤凰坝、威远潮井、白云山中院等示范点,重点新增1-2个农旅结合乡村旅游示范点,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大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农民建房的规划、管理,推行面积控制基础上的农民集中建房。


(四)突出二三产业,做大经济总量。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商业业态单一是我县小康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短板,我们将千方百计做大总量、做活存量、做优增量。一是着眼“招”字抓产业承接。按照“做大威远、做活鼠场、做强广顺”的总思路和“一园三区”功能及产业规划布局,积极承接“两贵”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争取省、州对我县融入“两贵”发展的政策支持,大力引进特色轻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现代物流、生活食品、休闲旅游等配套产业,加速产业项目和人才聚集,实现产业互补互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力争全年新增项目30个以上。二是着眼“培”字抓龙头带动。继续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对全县企业进行分类建档立卡,选择一批产业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财政贡献大的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新型建材、旅游服务、电子商务、新型物流企业进行扶持和培育。在项目资金、融资担保、企业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精准施策,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打造一批骨干型企业,力争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家、亿元以上2家。三是着眼“激”字抓政策配套。认真贯彻落实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中小微企业“扶上马、送一程”,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重视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专业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结合供给侧改革,按照“扶两头、奖中间”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3月底前出台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年内支持新增100户以上新市场主体,奖励100户原有二三产业业主,推进“个改企”和“规下升规上”,形成追比赶超、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四是着眼“转”字抓产业升级。鼓励高矿重工、一均电器等条件成熟的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支持煤矿企业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加大技改投入。对原引进企业进行清理,对圈地不建,年年亏损的僵尸企业和资源进行重组,对新引进企业的投资率、建设工期、退出条件进行“三约定”,坚决防止虚报投资、虚报效益、圈地不建等问题。


(五)突出山地农业,推进接二连三。充分发挥“4+N”特色产业资源优势,继续深入实施“5582”工程,加快做大一产、做精二产、做活三产,以全产业链的框架倒逼产业升级。一是在成熟产业的基础上提质增效。围绕成熟产业的技术培训、管护着力,让“长顺四宝”管护精耕细作,促成建一片、管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围绕成熟产业的连片着力,查缺补漏,以产业带为方向,以规模化为目标,以示范带动利益联结为纽带,加大项目区贫困农户的参与度,瞄准产业“断带”扩大规模,力争新增苹果、葡萄、刺梨种植面积各1万亩,新增1万羽以上规模绿壳蛋鸡养殖50户以上。二是在特色产品的链条上做长做精。在现有苹果、刺梨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围绕葡萄、核桃、绿壳蛋鸡、中药材、蔬菜等产品,积极引进社会投资,从事产品的保鲜、储藏、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形成一个产业、一样品牌、一条链条、一片市场,力争年内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3家以上。三是在新兴产业的类别上培育丰富。根据我县特点,发挥我县优势,结合脱贫任务,在原有四大产业的基础上,按照“4+N”的思路,选择、扶持、培育一批畜禽养殖和蔬菜、中药材种植为主的短平快项目,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四是在农旅结合的方向上做宽做活。按照“四季品长顺·乡村五线游”主题,围绕“一山、一湖、一树、一井”打造主体旅游品牌,将采摘、体验、观光、服务融为一体,打造1-2个精品旅游线路,按照“互联网+”的思路,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打造全省农业接二连三示范区和贵阳市民节假日休闲体验目的地。


(六)突出民生保障,强化公共服务。坚持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理念。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启动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大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加快职教专业统筹调整。积极引入民办教育,形成竞争,互促发展。二是加快促进就业。大力发展就业吸纳能力强的产业,发挥民营经济就业主渠道作用,做好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贫困群众搬迁移民等重点群体培训就业工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今年新增城镇就业0.33万人。三是狠抓医疗卫生事业。像抓教育一样下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实现乡镇(街道)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县医院远程医疗全覆盖、大病保险全覆盖,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成县中医院,开工建设长顺第二人民医院(广顺),促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四是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加快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1500套、各类保障性住房444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389户。五是着力推进“平安长顺”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建设新型社区,深入开展“帮联驻”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信访维稳工作,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活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强化应急和市场监督管理,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大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校园、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管力度,维护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强化环境治理和保护,完成县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并争取通过国家整体达标验收。六是协调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引导群众开展积极有益的健康活动,推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传统村落保护。重视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武警、消防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加强老龄、群团、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史志、人防、气象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


(七)突出农村环境整治,推进移风易俗。一是抓好农村综合环境整治。紧紧围绕解决“垃圾乱倒、柴草乱垛、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农村“五乱”现象,按照“富、学、乐、美”的目标,加快我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改变卫生、改变环境、改变习惯,实现房屋靓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的新面貌,提升群众精气神。今年,各乡镇(街道)有3个以上村寨打造为农村综合环境整治示范点,带动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实现全覆盖。二是抓好移风易俗。风俗的转变,最根源的问题是思想的问题,最直接的效应是农民素质的提升,今年要紧紧围绕解决“乱建房、建大房、欠大账”的建房习惯,“你办酒、我办酒、大家都办酒”的办酒习惯,以及农村丧葬、教育、医疗等问题,按照因地制宜、政府引导、村民自治的原则,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配强乡镇(街道)执法队伍,下决心、下恒心抓好移风易俗改革,全面实施城乡殡葬改革一体化,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立足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沉下去、顶上去、豁出去,进一步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力、公信力、执行力和创造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大力解放思想,做到敢创新、求突破。坚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省、州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向中央、省委、州委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看齐,坚决维护县委权威。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一切难题的“金钥匙”,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创新发展路径,完善政策举措,着力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加快转变职能,做到强管理、优服务。坚决破解束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基层政权基础,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坚决砍掉各类无谓证明和繁琐手续,精简办事程序,缩短办理时限,变“群众奔波”为“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实现县乡政府行政事务“一张网”,构建全覆盖、全联通、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体系;坚决向不作为、乱作为“亮剑”,努力创造法治化、便利化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方便企业、方便基层。


(三)推进依法行政,做到重法治、严规范。把政府工作全


面纳入法治轨道,政府公职人员都要自觉遵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办事;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强化行政权力监督制约,加快形成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


(四)持续改进作风,做到勇担当、有作为。把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使命扛在肩上,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最大责任,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多办扶危济困的实事,多谋精准脱贫的良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纠正“四风”,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健全工作责任制度、激励机制和督查问责机制,铆足劲头抓落实,消除“中梗阻”,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五)加强廉政建设,做到自身净、守规矩。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大力反腐倡廉,落实“两个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做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莫道前头风浪急,赶潮正是好时光!当前长顺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困难时期,也是一个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黄金时期。千帆竞渡,百舸争流,面对瞬息万变的发展形势,是勇立潮头,还是随波逐流,考验着我们的历史责任、政治勇气和发展智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苦干实干,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闯劲,为“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和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内容时间:2016-03-03

相关资源

下载排行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公告|帮助中心|咨询建议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甲29号院3号楼华龙大厦A/B座13层、15层 | 邮编:100029

联系人:王老师 | 电话:400-0086-695 | E-mail:database@ssap.cn | QQ:2475522410 | 您当前的IP是:

版权所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京ICP备06036494号-6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507 新出网证(京)字0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