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 减贫研究数据库! 登录 注册

中国对外援助演进

政治援助 1949~1978年
商务援助 1979~2012年
大国责任援助 2013年以来
在第三世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起步

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席亚非会议并推动会议达成团结合作、反帝反殖的“万隆精神”。

1963年2月~1964年3月,周恩来总理于率团访问了亚非13个国家,提出了对亚非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对外援助政策的正式形成。

1974年2月,毛泽东主席明确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划分。中国国际战略的基本方向,就是要团结第三世界,争取第二世界,共同反对第一世界。

《展开》 《收起》
在南南发展合作中实现调整与转型

1983年初,中国领导人在访非时提出中非经济技术合作的“四项原则”,即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

1995年6月15日,外经贸部召开传达贯彻国务院关于改革援外工作的有关指示,明确指出,要坚持援外工作的基本方针,继续遵循援外八项原则,同时借鉴国际通行有效的援助做法,积极推进援外方式改革。


《展开》 《收起》
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赋予新使命、新追求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对外援助提供了新的方向、原则、领域、优先事项等,加快了中国对外援助的转型。

2014年,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对发展中国家的正确义利观,特别强调要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

2018年,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正式成立,其职能主要聚焦于三大领域,即对外援助的政策规划,援外工作的统筹协调,以及援外项目的评估和监督。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提出全球性倡议。该倡议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发展合作8大重点领域,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