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楚雄彝族自治州     检索到  26  条相关信息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主体位于我国著名的聚宝盆——柴达木盆地,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富集、文化灿烂的神奇之地。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七十年岁月中,一代又一代柴达木人秉承柴达木精神,书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华丽乐章。特别是近年来,海西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优良传统,举全州...

作者:陈玮 柳雪莲 沙仁庆尚 出版时间:2019-11-01

本书基于对少数民族水电工程移民外迁安置中一个相对成功的典型——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彝族移民的实地调查,用社会学和人类学方法分析、解读了彝族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过程,对彝族移民在社会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展开了全景式考察;对适应困境进行了致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路径。本书力求既注重少数民族水电工程移民物质层面的需求,又关注少数民族移民群体社会文化适应性的调适,以期...

作者:曹志杰 陈绍军 出版时间:2017-12-01

牛红村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垤玛乡所辖的一个哈尼族村落,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云南滇西边境山区。本书对牛红村的致贫原因和扶贫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分析。调查发现,牛红村世代耕种于哈尼梯田,人地矛盾突出,梯田里微薄的产出不能糊口。当地政府从基础设施改造入手,利用各种方式帮助牛红村村民外出务工。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当地政府针对厚葬风俗,牵头制...

作者:罗静 赵旭峰 出版时间:2020-06-01

本书是艺术人类学丛书系列之一,共收录了七篇艺术人类学田野调查文章。这七篇文章分别以南涧彝族婚礼跳菜仪式、土家族摆手舞、彝族阿哲系村寨音乐、阿怒歌唱文化、彝族踏歌文化、白族手艺人生活史、西双版纳勐遮坝子傣族艺术等为研究主题,推进以艺术建构经验研究为主旨的艺术人类学探索。

作者:洪颖 出版时间:2012-01-01

本书以聚居于藏彝走廊的彝族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彝族贫困社区的类型化研究,全面分析彝族长期贫困及代际传递的现状,测量彝族长期贫困的广度和深度,分析影响彝族长期贫困的因素,研究彝族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特征,分析产生贫困代际传递的结构性因素、家庭因素与个体禀赋,研究扶贫政策对彝族长期贫困家庭的干预效果,研究治理彝族长期贫困以及遏制贫困代际传递的长效机制。本书主要研究材...

作者:王卓 出版时间:2022-08-01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传统习俗观念等影响,达腊村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值得欣慰的是,由于传统“跳公节”的恢复举办,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在当地政府、彝族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当地交通条件、生计模式也都有了长足进步。本书呈现了当代中国西南边境一个彝族村落发展变迁的境像。

作者:甘品元 出版时间:2018-06-0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我国非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濒危性”。对非遗进行法律保护,已经成为推动非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自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通过以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几乎都制定了本地区非遗保护的相关法规,在非遗法律保护领域取得了重要成绩,积累了较为宝贵的经验。积极探索和总结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法律保护...

本书基于对云南省施甸县重点扶贫工作乡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和摆榔彝族布朗族乡全面、细致的调研,运用精准扶贫理论分析和评价两贫困乡在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生态补偿扶贫、社会保障扶贫、健康扶贫、信息化扶贫以及民族文化发展扶贫等方面的工作实践,总结针对滇西边境山区特困连片地区少数民族精准的扶贫模式,展示边疆民族所经历的历史跨越:从贫穷落后的直过民族跨入社会...

作者:戴波 出版时间:2019-05-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