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繁體版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排序: 相关度| 出版时间| 更新时间 检索词:乡政村治     检索到  88  条相关信息

新中国成立以后,界牌村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重分田地,成立临时党支部,1954年成立了合作社,1958年8月由高级社转为人民公社,人民公社的管理形式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解体,设置乡镇,进入了乡政村治的治理阶段。成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后,村民自治权利逐步落实,2008年村民议事会的推广和村公共服务资金的下放激发了界牌村探索自治形式的积极性。

作者:程淑玲 出版时间:2022-09-01

本文介绍了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的农民自由自主空间和城市化推动的 “流动自由与经营自由”,以及乡政村治时期的赋权与放权。同时,本文分析了后农业税时代,基层治理滞后体系、急剧扩展的农民公共服务需求和“村社一体” “政经合一”制度对于农民全面自由发展的阻碍。

作者:李增元 出版时间:2021-07-01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发布时间:2022-06-29
关键字:农村基层治理;制度贫困;乡村治理模式

中国乡村治理在历史叙事中,大致经历了从“县政绅治”“政社合一”到“乡政村治”的演进。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对近代以来乡村治理实践的全面超越,也是对治理“三农”问题经验的总结升华。为回应乡村治理,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对理论研究的新要求,梳理与绘制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研究热点和总体趋势的知识图谱显得非常必要。以CNKI 数据库收录的563篇乡村治理研...

作者:杨建国 鞠萍 出版时间:2020-01-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和村民自治的实施,农村社会自治空间重新开放,我国乡村治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调整,逐渐由国家权力控制过渡到村民自治,即“乡政村治”。村民自治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密切了干群关系,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信息化的纵深发展,我国乡村社会的外部...

作者:吴天龙 习银生 出版时间:2018-07-01
关键词:

本次演讲强调通过农村治理的现代化促进扶贫的精准化,强调农民作为农村主体的参与度,同时要建设好生态体系,化解扶贫开发中的风险,提高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

作者:雷明 出版时间:2016-06-01

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村治理带来了新机遇,也为农村治理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针对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一些农村社区积极创新治理实践,并探索出不同的治理模式。改革和完善农村治理体制,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社区治理制度、多元合作治理制度、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居村市民培育制度。

作者:吴业苗 出版时间:2018-01-01

本篇演讲将农村社会治理与开放式扶贫结合,谈到了以下四点:(1)目前的农村社会制度已经到或者面临一个必须改革和继续深化的阶段;(2)在扶贫的过程中, 基层是扶贫工作离不开的基础, 农村社会治理又是我们整个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治理体系的重中之重;(3)从生态文明建设来看,除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之外,在广大农村地区治理的对象和治理的主体,不能抛开自然主体,不能抛开自然...

作者:雷明 出版时间:2016-06-01
序号 标题 作者 出版时间 阅读/下载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跳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