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提升互动机制

  • 作者:李世书 出版日期:2021年4月
  • 报告页数:39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35304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生态文化·生态意识与生态文明建设
  • 浏览人数:750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生态文化建设应发挥广大社会公众的主体作用。只有对生态问题形成理性自觉,人们才会对生态问题有合理的、科学的认识,才能有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生态自觉的形成必然涉及生态文化建设和公众生态意识养成。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生态文化建设与公众生态意识培养二者之间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发展关系。公众生态意识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个体等各方面之间相互配合与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在生态文化建设中推进公众生态意识养成,需要加强生态知识普及和宣传,需要积极推进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教育,需要推动生态制度与法制健全和完善,积极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到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中来。在生态文化建设中,通过文化教化,促进人的心理机制和观念发生变化,能够促进人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意识养成。生态文化建设对于公众生态意识培养具有基础性的中介与保障作用。

作者简介

李世书:李世书 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6项。已出版专著《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风险及其应对》等3部,在《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