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慈善组织扶贫模式研究

  • 作者:文学国 李奂哲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 报告页数:46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41252字 所属丛书:上海研究院现代慈善研究中心现代慈善前沿丛书
  • 所属图书:2020·慈善公益与脱贫
  • 浏览人数:502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慈善组织作为联系社会帮扶资源与农村贫困人口的重要纽带,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国际视野来看,慈善组织作为公共治理主体参与减贫事业具有比较优势,并已经形成了有效的运作模式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在我国,各类慈善组织通过投入资金、小额信贷、教育培训等途径积极参与减贫事业,涌现出中国扶贫基金会、希望工程、幸福工程等知名度较高、品牌影响力较强的扶贫机构和扶贫项目,并形成了依附管制、相对独立、社社合作、政府购买、社会企业等扶贫模式,促进了扶贫事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慈善组织在扶贫工作中仍面临制度层面及自身能力的一些制约。最后,本文提出通过构建政府、市场和慈善组织广泛参与的合作治理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政府和慈善组织的合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

文学国: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李奂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