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初期的边区农村社会政治生态

  • 作者:杨安妮 出版日期:2019年6月
  • 报告页数:14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11603字 所属丛书:卓越文库.马克思主义研究青年学者论丛
  • 所属图书:陕甘宁边区农民政治参与(1937~1945)
  • 浏览人数:238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随着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边区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施政的合法区域。由于外部免受日军直接入侵,内部减少了激烈的军事冲突,边区农村开始呈现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然而,在边区政府成立初期,国民党政权还在边区许多县存在,相当一部分乡村政权把持在地主豪绅手中,同时,作为抗战的总后方,边区不断遭受来自日军和国民党所扶持的汉奸土匪的侵扰。这些是阻碍边区民主政权巩固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受此影响,作为抗战主体力量的边区农民表现出对中共政权的怀疑和观望态度。这是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初期边区农村社会呈现的较为复杂的政治生态。

作者简介

杨安妮:女,1988年生,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讲师。2009年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取得学士学位,之后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博,于2014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同年6月进入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兴趣与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