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科学发展的文化向度和文化研究的新路径——文化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报告作者:章建刚
  • 所属图书:文化经济学视野的搭建
  • 图书作者:章建刚
  •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 所属丛书:文化中国书系
  • 报告字数:10244字报告页数:12页 报告大小:

文章摘要

文化是人及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也是哲学反思的对象。而发展是一个从属于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其含义复杂而微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1998年)中说:“发展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这是一个长远的目标。当它实现时,文化与发展合二为一。历史也表明,所有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即发展)最终都会遭遇独特的文化课题并给出新的解答。中国并不例外。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的中国文化现代化创新迄今已历经近百年的艰辛尝试。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文化创新始终是一个强烈的冲动。它是中国现代化重要的内在动机:传统的中国思想与文化必须完成现代转型。中国的现代化最终要表现为文化的创造:全球化也要求文化表达的多样性,要求具有普遍性的中国元素。因此这里我们不讨论抽象的文化,而是希望将文化与发展的主题结合起来,讨论具体的、中国的文化发展问题。这是时代的要求.

作者简介

章建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主编,联合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达形式多样性公约(2005)》中国政府首席专家,曾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山西大学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公约》事务部际协调机制专家,并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近年来,积极开展各项文化研究,著有《制度创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文化经济学视野的搭建》《山西省民间音乐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等。《文化蓝皮书》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先进文化建设与文化体制改 革”主持人;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文化发展纲要》起草小组专家组成员;国家法改委和世界银行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市发改 委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哲学、经济伦理学、文化哲学、文化产业理论。发表论文专著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