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城市留有余地的美学价值

  • 作者:杨宏烈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 报告页数:10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590字 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南粤文化景观透视
  • 浏览人数:224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美不仅以人们客观社会生活作为它的内容,而且也以生活本身的具体可感性作为它的形式。构成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的外部形体,当其具有某些形式美的特征和规律时,就能让人们产生美感。当“余地”被纳入城市环境的统一体时,它的形象的具体表现也必然成为人们感知、欣赏和评价的对象。如果城市中只有密集的房屋,没有可通行车辆的街道,也没有集会或散步的广场和生态绿地,填满整个城市的都是建筑物,那简直就像囚禁犯人的监狱一样。所以,研究“留有余地”并成为“有意味的形式”(〔英〕克莱夫·贝尔语)时,将使城市空间灵动富有生气。虚空间和实体得到合理的、艺术化的配置时,城市美的本质特征将得到最基本的生命法则的显现。

作者简介

杨宏烈:0 (1946~),湖北汉川人;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广州十三行研究中心副主任,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旅游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城市规划问答务实》《岭南骑楼建筑的文化复兴》《西关大屋与骑楼》《中国石油城市规划与建设》《广州泛十三行商埠文化遗址开发研究》《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奖项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