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您好,欢迎来到减贫研究数据库!

  • 全部
  • 图书
  • 报告
  • 图表
  • 资讯
高级检索
热词推荐:

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5年脱贫7000万,时间紧,任务重,精准扶贫是关键!CPAD全方位展现我国贫困地区档案、减贫政策演进、贫困成因与减贫努力、国内外减贫理论与实践、专家观点与建议、减贫数据图表,为学术提供理论指导,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中国减贫事业提供智力支持。

洞穴世界——以洛域为例

  • 作者:陈波 出版日期:2013年9月
  • 报告页数:24页 报告大小:
  • 报告字数:21368字 所属丛书:宗教学理论研究丛书
  • 所属图书:宗教人类学(第四辑)
  • 浏览人数:321     下载次数:0

文章摘要

本文基于石泰安对亚洲洞穴的研究和洛域堪布扎西丹增对该地历史上洞穴的论述,初步考察王铭铭教授所说的洞穴时代宇宙观(the cave age cosmology),所及洞穴分为三类:子宫—洞穴、修行洞和历史上的人居洞穴。人居洞穴包含石泰安所说的“无名宗教”的原子结构,演化为后来世人的居所建筑。它们一直影响人类至今。就某一域而言,域外大自然中分布有三类洞穴,它们跟域内三类洞穴塑造的建筑世界和更广阔的世界性洞穴形成宏观—微观对应。它们对洞穴朝觐实践、地方历史进程和跨文化实践形成影响。

作者简介

陈波:男,1970年生。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教授、四川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2005年~2006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杜克大学做访问学者。并在北卡罗来纳大学东亚系、杜克大学人类系授课。主要研究方向为藏文化/文明的历史人类学、宗教人类学、民族社会学。